名家笔下的美食这样"品尝"
作者:李聪
来源:《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2019年第01
        烹调是一种艺术,肴馔也体现文明。社会越进步,烹调的技术越讲究;生活越提高,肴馔的式样越多样化。时代的背景可以有种种变化,人们的饮食艺术总是往前发展的。从一饮一食去观察生活文明,一为文化传承,二来,可给文章足够的生活气息。
        曹雪芹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烹调技术之精工,在世界上当然是首屈一指。《红楼梦》是比较全面反映了十六世纪上层社会生活的一部文艺作品,详细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许多关于肴馔的描写,包括普通的一日三餐:细米白饭,肥鸡大鸭子,另外就是酱萝卜炸儿、炖鸡蛋、素炒蒿子秆、炒面筋、油盐炒豆芽之类。这些都显不出什么烹调的技艺。至于那些特殊的,就是烹调艺术的高度体现。读到《红楼梦》中的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时也许还需要一些想象力,还有那道做法极为讲究的茄鲞”——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
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凤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红楼梦》里写到肴馔大都是从叙事中夹写出来,今天看来,不论它是确有其物,还是曹雪芹设意创造,都能使这部旷世奇作更加秀可餐。
        汪曾祺
        要说吃,我愿捧起汪曾祺的书来看,因为他笔下的吃,真是有滋有味。很多人知道,汪曾祺是写小说的名家,写有《受戒》《鸡鸭名家》等文章,把人写得活灵活现,生活气息浓厚,仿佛就是我们周围某个活生生的人。其实在小说之外,他的散文也是一绝。特别是那些谈吃的文章,简直让人看了就有种跟他一起吃了一顿的感觉。连金庸都说,读内地作家的作
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汪曾祺在吃上面,真算得上是一代大家。他爱吃,会吃,也善于吃。酸甜苦辣咸,无所不吃,蒸煮炒炸爆煎闷,样样都试。不仅如此,他还很会写吃。他笔下的吃,有料,有味,有趣,尽得吃的门道。无论是家常小菜、街头小吃,还是美味珍馐、山珍野味,他都可以细细道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恰如其分。从古代到现代,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到蒙古族,吃的来历,吃的历史,吃的发展,吃的风俗,吃的做法,吃的味道,吃的环境,吃的过程,吃的感受,在他笔下一一详尽描写。只言片语之间,就把一桌好菜放在了读者面前,使人垂涎欲滴。
        他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来,咱们来谈谈生活。而生活,往往是没有多少情节的。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成东辣西酸都去尝尝”——除了生嚼,扬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萝卜斜切的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饭,拌萝卜、。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所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萝卜、丝与细切的海蜇皮同拌,在我的家乡是上酒席的,与香干拌荠菜、盐水虾、松花蛋同为凉碟。北京人用水萝卜切片,汆羊肉汤,味鲜而清淡。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一个热情满满的人,一个充满了味道的人。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再多的美食,也不过是一时的口腹之欲。如果你要问,什么是人间滋味,什么是舌尖上的中国,我想这就是了吧。如果你想一个佐酒下饭的妙物,不妨去读一读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zxxk普鲁斯特
        同样是记忆中的味道,让人回忆起家的温暖的食物,对于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来说,是一块小玛德琳蛋糕。
        作者记起一年冬天,他帶着一身寒气回到家中,母亲就劝他喝点茶暖暖身子,还送来了糕点,是矮胖的扇贝形的玛德琳蛋糕。但作者满心不在这些茶点上,天气阴冷,心情也压抑,因为自己的未来好像迷失在冬月的雾气里了:就在这样的无意识中,他喝了一勺带着点心渣的茶——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也许,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
模特内供好吗
        在普鲁斯特笔下,味觉是那样的强有力。他甚至用了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描写这一瞬美好的味道产生的巨大影响。点心的甜味和茶的暖意解救了冻在冬天里的记忆。他说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带来了强烈的快乐,唤醒了他心中的真实,就此开启了洋洋洒洒七卷的《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卡洛斯.威廉期
        无关宏大主题,关于食物的对话每天都在进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就把贴在冰箱上的便条写成了首有趣的小诗就是想告诉你,我把冰箱里的梅子吃掉了,可能是你留着早餐吃的。对不起!它们实在太好吃了,那么甜,那么凉。读完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妻子看到便条后皱着眉但又气不起来最后笑出声的样子。
        乔伊斯
        如果是吃货,有颗猎奇的心,那么无论如何也要读一读乔伊斯在《尤利西斯》里这一段早餐的描写——利奥波德·布卢姆先生吃起牲口和家禽的下水来,真是津津有味。他喜欢浓郁的杂碎汤、有嚼头的胗、填料后用文火焙的心、裹着面包渣儿煎的肝片和炸雌鳕卵。他尤
其爱吃在烤架上烤的羊腰子。那淡淡的骚味微妙地刺激着他的味觉。1904舌尖上的美食梦食谱一览616日这天,没有可口的羊腰子卖,所以布卢姆先生下楼去拐角买来的是猪腰子又黏糊又软。他将腰子放进嗞嗞啦啦响的黄油汁里煎,再撒上胡椒粉,叉上一口,就着红茶、面包,读起早晨的信来了。
        谁知这吃着猪腰子开始的一天竟成了国家节日。现在每年的616日,爱尔兰人都会过布卢姆节,一起吃猪腰子,大声地读着乔伊斯的书,跟着布卢姆先生的脚步走遍都柏林的角角落落。
        菲茨杰拉德
        美食也可以是众人的狂欢。《了不超的盖茨比》里有无数场光芒四射的宴会,其中对食物的描写更是点睛之笔婴儿手语——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米帆布帐篷和无数彩灯,足以把盖茨比巨大的花园布置得像一棵圣诞树。自助餐桌上各冷盘琳琅满目,一只只五香火腿周围摆满了五花八门的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腿。
        早教加盟其实这里的中文翻译并不能展现出盖茨比圣诞树般的花园被这些美食点亮的盛况。相比于味觉上的诱惑,他的盛宴更是视觉上的冲击。
泼面        菲茨杰拉德形容精致的前菜用的是闪闪发光的,把这些小碟小盘们点缀成了挂在圣诞树上的那一串彩灯;形容各的沙拉用的是丑角的设计,是菱形交错的图案,多用对比,源于舞台喜剧的丑角服饰,让彩鲜艳的小丑跳上了餐桌;当然火腿乳猪也并非烤制的,是转瞬间被施了魔力,才变得金黄。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宴会,并非只是盛大,更是远离现实的一个荒诞舞台。
        查尔斯.狱更斯
        然而众多美食中夹杂着的饥饿片段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中文作品中有经典的《许三观记》里许三观凭着一张嘴出来的全肥红烧肉和爆炒猪肝,让人听得一边心酸一边流着口水。在狄更斯的笔下也有对贫穷和饥饿近乎讽刺的描写,比如在济贫院里忍受着慢性饥饿煎熬的雾都孤儿:粥碗从不用洗,孩子们非用汤勺把碗刮得重又明光锃亮了才住手。……他们眼巴巴地瞅着铜锅,恨不得把垫锅的砖也给吞下去,与此同时他们下死劲地吸着手指头,决不放过可能会掉落下来的汁水粥粒。这样费劲的一场狼吞虎咽竟然仅是为了一碗稀粥。细看狄更斯用的动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已经如野外捕猎中的饿狼一般。
        小说、诗歌里的饮食,苦苦甜甜,是私人的也是共享的,细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他
人记忆里的味道,舞台般的盛宴,日常生活的趣味,不敢尝试的黑暗料理,无法想象的饥饿——在作家笔下,全都可以品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