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美食及做法
      三伏天养生美食及做法
      1、冰糖红豆薏米粥
      红豆用清水浸泡过夜,不过时间不易太长,否则会发芽。泡好的红豆,用清水过滤一下。锅中倒水,倒入薏米,开火煮至半熟,加入红豆。薏米仁和红豆都煮熟后,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煮的时候要准时搅拌,以免糊底。
      2、冬瓜汤
      腿骨让卖家给剁开,洗净控干,冬瓜去皮切块,小葱挽结,姜切片,腿骨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吐尽血水后捞出洗洁净,砂锅中一次性放足水,放入筒骨、姜片、小葱和料酒,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1小时,放入冬瓜块连续炖20分钟左右,直到冬瓜软烂变透亮为止,放入适量盐,再煮两分钟即可,喝时撒些葱花味道很好。
      3、苦瓜炒蛋
      将苦瓜洗净,切片状,鸡蛋打入碗中,搅拌成蛋花,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绿变为浅绿、质变变软时,再加入蛋花,再翻炒两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4、荷叶粥
      荷叶一把,放入小药袋里略洗一下,然后放入砂锅,添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30分钟,荷叶包可以捞出来了,留汤汁备用;抓一小把米,洗洁净后,放入煮开的荷叶水里,转小火煮至米烂粥熟。由于有荷叶的芳香,无需加其他调料了
      5、三豆汤
      将三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也许四非常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养分价值:早在古代,《纲目拾遗》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凉爽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正确食谱之一。
      6、银耳汤
四道养生美食食谱      选择好的银耳,通常银耳的白部位越大越好、黄部位越小越好。用冷水泡一夜以上最好。水要一次加足,中途不加水,反之会削减胶原蛋白,影响护肤的成效。炖一个1小时后,关火加入枸杞再闷上半个小时。银耳有着益气清肠的作用,搭配上梨和枸杞的话,口感会更好,而且不但能美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清肠瘦身。
      三伏天由来
      据专家介绍,每年入伏的时间也不固定,中伏的长短更是不相同。民间也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中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按照干支纪日排列,从夏至起第3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消失早晚会影响中伏的长短,一般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风俗
      “吃”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北方有句〔俚语〕很流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来有麦收后尝新的意思,二来在提示人们,夏季饮食不能模糊。
      夏天人们简单食欲不振,饺子在传统风俗里恰好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称,饺子的形状像元宝,也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伏日吃面的习惯也由来已久。《魏氏春秋》记载,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养分丰富又能发汗。
      “三伏烙饼摊鸡蛋”,末伏时天气往往会略微凉快一些,烙饼也不会觉得太热。再煮上一锅绿豆粥,摊几个鸡蛋与烙饼一起食用,也算是美味。
      三伏风俗还有哪些?
      烙饼也好,饺子也罢,每逢三伏,人们始终都在想方设法避暑,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食俗〔文化〕。比方,北宋夏日节食是“伏日绿荷包子”,用荷叶裹包子,据说有清暑的作用。
      扬州则有说法称“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指的是入伏以后有一种传统进补〔方法〕,就是吃童子鸡,一般以清蒸为主,有温中健脾、补气补血之成效。
      “就老北京而言,以往越是天热,越要来一碗冬瓜羊肉汤,趁热喝了,有一个好处就是多出汗,借此把体内的‘湿毒’准时排出来。”老北京人赵兴力表示。
      气候酷热时,室外活动要适度。饮食之外,沿湖赏荷花,也是一种消暑佳趣。盛夏时分荷花盛开,人们往往会挑一个适合的天气,出门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