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VS艺术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2期
    人类被食物统治
    人类统治着这片大地,同时也被食物统治着。无论人前多风光,在各种美食面前我们还是得乖乖低下高贵的头颅,臣服在它们跟前,就连“现代哲学家”、“真香”定律创始人王境泽也逃不过这一顿饭的魔力。
    烧烤的艺术
    尼古拉斯·赵四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烧烤对于国人的诱惑有多大?看看下面这些民间“诗人”的段子吧: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今日有酒今日醉,老板我要五香味。磨刀霍霍向猪羊,大家一块烤串忙。葡萄美酒夜光杯,韭菜烤的有点黑。山穷水复疑无路,撸完账单谁来付?
    “舌尖上的宋朝”
香港美食推荐食谱烧烤配方视频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就已经告诉我们的头衔。除此之外,苏轼的隐藏身份其实是——宋朝知名的美食博主。如果宋朝有电视,他一定会义不容辞地担任“舌尖上的宋朝”的总导演,因为光是他自己研发的菜式就可以不间断地拍个好几集,比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鱼”。
    素食主义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剧家,被后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素食主义者”。用饭圈的话来说,他就是蔬菜的唯粉,虽然还没能上升到毒唯的份上。
    他在《闲情偶寄》中说得清清楚楚:“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
    他的想法比较激进,他认为肉比不上蔬菜,因为蔬菜更加合乎天地万物自在生长的道理,吃肉是对腹中蔬菜的践踏。
    逾越节
    犹太人的逾越节是庆祝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放出来的节日,必须吃六种食物:浸泡在盐水中的新鲜蔬菜代表新生和奴隶的眼泪;苦草代表奴隶身份的痛苦;一种叫做甜酱的面糊,其颜代表着希
伯来人用以建造法老王金碧辉煌的城市的灰泥;一个烤鸡蛋代表寺庙中烧焦的动物祭品;一只羊腿骨代表了出埃及前夕用于祭祀的羔羊;逾越节薄饼则代表以列入逃走时来不及发酵的面包
    感恩节与食物
    1621年,第一批美洲移民的幸存者过了第一个感恩节。首批移民l∞名,不幸的是,他们选择了一年中最糟糕的时间启航并于12月到达,寒冷和食物匮乏使这人几乎饿死了一半,最后有58人幸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庆祝生存的节日。
    《免于匮乏的自由》
    诺曼·洛克威尔《免于匮乏的自由》作于1942年,刊载于流行杂志《星期六晚邮报》。这幅画作纪念了罗斯福总统在其1941年的国情咨文里所宣扬的四项基本自由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比起感恩节的节日主题,它所描绘的更关于战争时代和定量配给。当时,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将果冻视作必备,渴望以此丰富自己的菜谱……洁乐公司也将其推广为一种爱国食物,所以在战争时期便尤其如此。洛克威尔为其打了一些广告,使之可以被视作40年代的植入式广告。
    “贪食”罪
    6世纪时,教宗格雷戈里一世这样解释“贪食”罪的五大细则:吃太早、吃太好、吃太精、吃太饱、准备太多。但教会越禁止,人们越反其道而行之,毕竟,吃的快乐在人们所知道的快乐中占一大部分。1475年,欧洲出现第一本以拉丁文写成的印刷食谱,书名就叫“正当的狂欢”,德文版甚至名为“道德上正当、合宜且受到认可的肉体欢愉”。其作者是梵蒂冈图书馆馆长,摆明了要和神学家抬杠。
    食物与宗教
    在基督教中,只有用小麦制成的面包才可用作圣餐。对大多数美洲人来说,玉米是神圣的食物。而对于基督徒和穆斯林来说,猪是邪恶、不洁的动物,猪肉是万万不能吃的。《圣经旧约·利未记》中规定:“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就是洁净的,可以吃;那分蹄而不倒嚼,或倒嚼而不分蹄的,即为不洁净,不可吃。”
    梁山好汉与大块熟牛肉
    为什么粱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且通常强调是“大块熟牛肉”呢?《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中,提到的屠宰、吃食活动共134处,其中指明是牛肉的就有48次。而同时期的《金瓶梅》,全书描写吃食种类的有41处,只有一处指明为牛肉,合理的解释是,《水浒传》中描述的是一个江湖世界,奉行的是另一套反社会、反世俗的规则,梁山好汉们犯禁吃牛肉,是为了表示对朝廷、对法律的藐视。
    “蔡澜推荐”
    在香港,蔡澜的文字在各大报刊杂志随处可见,简短、轻松、易懂,书籍、电影、旅游、美食、时尚、人生,声犬马,家长里短,无所不包。香港一些餐厅喜欢悬挂蔡澜的食评作为宣传,或菜单上标出“蔡澜推荐”四个字,招徕顾客。
    蔡澜曾说:“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民国吃家》
    《民国吃家》就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民国风情录,它从美食写到食事,从食事写到人生,民国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人与食的缱绻深情,久远的历史风貌,亘古未变的生活气息。这本书的作者是二毛,原名牟真理,80年代莽汉主义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顾问。二毛受母亲的影响,爱做菜,于是他的家就成了诗人们喝酒吃菜的据点。他也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后来还做了餐厅老板,但不管他做着何等工作,他有两个爱好从未改变:“采菜”与收藏老菜谱。
    毕加索与地中海饮食法
    毕加索几乎从来都不克制自己的欲望,但他却出乎意料地严格控制食欲。这位立体派绘画大师患有忧郁症,他在五十多岁时遵循严格的养生计划。由于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创作力下降,毕加索开始
实行现在人们常说的地中海饮食法。在这种饮食模式中,正餐和零食都只能吃鱼类、蔬菜、葡萄和米布丁,这些食物只能就着矿泉水和牛奶一起享用。他吃饭时很少说话,有时候他从头到尾都不会说一句话。尽管如此,毕加索的朋友仍然邀他聚餐,并尽量满足艺术家严格的饮食规定。
    面包
    面包是欧洲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食物。与面包结缘甚深的达利曾说过,面包是一个他痴迷已久的元素。在西班牙的菲格拉斯,达利设计创建了自己的博物馆。这是一座城堡式的房子,玻璃圆顶,酒红墙面,上面整齐点缀着的金疙瘩形装饰,便是他热爱的面包。博物馆里收藏了达利各个时期的作品,其中《思忆中的女人》是用玉米、瓷器和硬纸板等制作的雕塑,女人头上也顶着一个金黄的大面包。据说,这件作品在1933年参加巴黎独立沙龙的超现实主义画展上,毕加索来画展观摩时,他的狗一下子扑上去吃掉了那块大面包。
    “民国第一吃货”
    吃货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且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民国时期的谭延闾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吃货’’两个字,被称为“民国第一吃货”。他是组庵湘菜的创始人,生于富裕家庭,因此在那个常有人吃不饱的年代,能够有余力钻研美食。他曾经任两广督军、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是民国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谭延闿还是民国书法圈四大家之一。是清代
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黄埔军校大门横匾“陆军军官学校”即为谭延闾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