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刻第十二周食谱图片中国淮扬菜:“和精清新”之淮安美食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1949年,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盛大“开国第一宴”,即是以淮扬菜为主。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在悠悠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明清成为江淮地区的重要风味流派。从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要素、所具特方面分析,淮扬菜的主体为淮扬地区菜点融合的产物,是形成淮扬菜系的前提保证。
    遵循“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淮安按照淮扬菜的特点,与时俱进,及时创新推出,其经典菜肴秉承了传统的烹饪工艺,也结合了当代饮食习惯。目前,淮安推出的现代淮扬菜品种有盱眙龙虾宴、洪泽湖蟹宴、全鱼宴、蒲菜宴、全鸡宴、全鸽宴等,均为一料一席创新品种,其制作工艺、烹饪手段远胜于传统宴席之上。宴席从食材拓展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地方特、特产原料,吸收历代菜点营养精华,运用现代烹饪工艺,通过对物料性味的深入研究,经过淮安诸多名厨的集思广益,而推出的精品宴席品种,是当代淮扬菜创新的又一次巅峰盛宴。2016年,涵盖近200道名菜名点的“淮帮菜”传统烹制技艺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扬菜的风格特征——“和、精、清、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对淮扬菜做高度评价:任何菜系都有文化内涵。淮扬菜里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理念,最讲究五味调和,这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体现;
    淮扬菜就地取材,精工细作,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什么季节用什么样的菜肴,用什么样的菜肴对身体有好处。同时,概况了十六个字:五味调和、土菜精作、就地取材、百姓创造。
    和,五味调和
    追求以淮产烹淮菜,勿伤天和。取料平易,多为当地野生或养殖种植的土特产品,且物尽其用,纤细无遗。不以陆海珍藏、殊方异类为极品,尤反对野蛮残忍地捕杀濒绝稀有之物。烹制手法上力求平和,戒除丑陋庸俗的酷虐恶习,主张以博大精深的烹饪技艺,推出变化无穷的美食精品,而无需以失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代价。
    精,土菜精作
    艺无止境,精益求精,是烹饪从业人员永远不变的追求,也是名店名厨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需要。首先,讲究选料,前期加工。节令、产地、品质、部位都有考究。其次,讲究刀工技法,因料而异。仅腰花一品,就有麦穗刀、凤尾刀、蓑衣刀、寿字刀、鸡冠刀等十余种刀法。第三,讲究烹技火工,百变不穷。火候掌握坚持以菜论火,按需给热,擅长炒、烩、炸、熘、浸、爆、蒸、烧、焖、扒、煮、炖、煨、燻、烤、贴、煎等烹调技法。第四,讲究调味精深,百味各异。全鳝席、全羊席以同一种主料,做出百十品肴点,且一菜一味,异彩纷呈,非有高超的调味绝技莫办。
    清,就地取材
    淮扬菜“清”的风格非常鲜明,崇尚本味之鲜美,鱼虾蟹鳖,最好现捕现烧现吃,淮白、鳜鱼以清蒸为妙;
    鸡鸭鸽、马蹄鳖等也多清炖保真,力求原汁原味。崇尚本之绚丽,菜点以味取胜,不刻意追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目食效果。
    新,百姓創造
    “菜无美恶,常食必厌”。人们对食物多变性、多样性的要求,无所终极。淮扬菜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以此为原动力,不断创新的过程。尤其是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淮安千家万户的烹饪技艺及“家常菜”的整体水平起点很高,成为淮菜取之不竭、清纯甘甜的源头活水。
    淮安名菜名点
    淮安成系列的经典名菜及具有地方特的佳肴,主要以长鱼席、全羊席、全鱼席为代表,另有大量名蔬珍馔与之相辉映。
    全鳝席
    北宋淮阴著名文学家张耒在《思淮亭记》中提到家乡的美味佳肴,竟将长鱼列于美蟹之前,可见民间做长鱼菜必有独特技法。清乾隆年间,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上的周家老字号宴乐楼,化“常”鱼为神奇,一气推出了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四点心,共三十六道菜点的全鳝席。
    全羊席
    同治初年,原在南河督道厅署献技的名厨,借鉴融贯了鹿尾、熊掌、驼峰、豹胎等炮制方法,将羊的喉舌耳眼脑、头尾蹄内脏,分别作主料,无不著手成味,做成108品。此全羊席的特在于以羊作为主要食材,且用不同部位替代豹胎、熊蹯、鹿尾、驼峰、猩唇等珍稀食材,做出与之形味相近的佳肴。除了拟形拟味外,还直接套用原菜名,菜单上通篇不见一个“羊”字,如炖驼峰、炸鹿尾、犀牛眼、红炖豹胎、香糟猩唇、糟蒸虎眼、黄焖熊掌、清烩鹿筋、烩鲍鱼丝、炸鹿茸、炒鹦哥、爆荔枝、熘燕服、天鹅方腐等,可谓“山寨”版的先驱。
    全鱼席
    数千年的积淀,淮安民间还有一种极普及的筵席称“全鱼席”,以淮产鱼类为主料,也是108道。古称淮地“水多美鱼,白鱼尤为世所珍。”白鱼以其通体洁白如银而得名。苏轼曾津津乐道的“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杨万里的《淮白赞》:“淮鱼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刚出水的白鱼以清蒸最好,还有油浸白鱼、风白鱼、糟白鱼、生熏白鱼等。鳜鱼,淮安人称鯚花鱼,也是盛产于洪泽湖的名贵鱼种,其肉细嫩鲜美,无毛刺,乃席中上品。刚捕获的一尺左右的做清蒸鳜鱼,过大或起水超半日者,可制作叉烧鳜鱼、乌龙鳜鱼、凤尾鳜鱼、芙蓉鳜鱼、糖醋鳜鱼、卤煮鳜鱼等。
    淮安家常名肴
    极具地域特的淮安名肴中,大多数是清代至民国流传下来的。但也有周代“捣珍”衍变而成的钦工肉圆,类似于古代“糁”的粉蒸肉,汉代韩信夫人樱桃娘首创的樱桃肉,生于盱眙的戚夫人带入汉宫的赤豆羹,唐代老妪的酒焖黄鸡,刘伶台畔樱桃园的杈烤野鸭,宋代的马头羊肉、清江油鸡、闸口牛脯,明代巧媳妇的一鸡九吃,当代的盱眙十三香龙虾、洪泽小鱼锅贴等美味。
    洪泽湖蟹
    又称淮蟹,形大、匡实、螯肥、肉香,与江南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阳澄湖蟹,形成了中华绒螯蟹的南北双雄。淮蟹食法很多,蟹粉烩鱼翅、鱼肚,冬笋炒蟹黄、茭白丝炒蟹腿,清蒸蟹肉圆、螃蟹白鱼羹、清炒蟹粉、蟹黄烩豆腐、菊花蟹、炒蟹脆等。当然,蒸煮煎炒烩,总少不了生姜芫荽。
    盱眙龙虾
    以十三香手抓龙虾最为知名,苏北小县盱眙凭借龙虾这张名片成了闻名中外的“龙虾之都”,
每年六月举办的盱眙国际龙虾节,乃国内最有影响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迄今,全县有几十万人从事龙虾养殖、营销和加工,仅遍布国内外的烹虾专业厨师就达十余万人。
    活鱼锅贴
    来自于是洪泽湖当地渔家最普通的饭菜是“小鱼锅贴”。相传朱元璋还没有得天下时,曾领败军仓皇路过朱家坝,饥肠辘辘,吃了渔婆做的小鱼锅贴,以为胜过人间一切美味。如今戴上“江苏省名小吃”桂冠的活鱼锅贴,主料大多用半斤左右的鲫鱼,淮安人也称作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