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崛起中的湛江滨海旅游发展研究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复《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也表明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因此,粤西湛江作为海洋大市就迎来了一次大发展的契机。本文着重研究湛江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并探讨其发展的对策。
标签:蓝崛起;滨海旅游业;湛江
一、 湛江实现蓝崛起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海洋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世界海洋经济已形成海洋石油化工工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药业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并且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二) 国内背景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各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山东半岛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海峡两岸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说明了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向海洋进军的决心。广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海洋经济的发展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去年7月,国务院批复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是继珠江三角洲之后,广东省得到国家批准的又一国家战略,这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必将得到一次腾飞。
湛江,作为中国南部滨海工业港口旅游城市,在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的背景之下,在中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乃至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湛江需要把握机遇,谋求跨越发展。一是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在形成消费、投资、市场、品牌、效益等的五大溢出;二是“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将进一步凸显湛江的海洋优势;三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使湛江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四是粤西、琼北、桂东的区位优势,海峡两岸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将构建琼州海峡新的发展区;五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湛江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二、 滨海旅游业在湛江蓝崛起中的优势和地位
(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
湛江是半岛地形,由于海洋波浪扩散冲击、海湾顶积等地力自然作用,形成了众多沙质细软、海水清澈、阳光充足、无污染的海滨沙滩。同时,南方温和的气候,形成了湛江特鲜明的生物海岸,如珊瑚海岸、红树林海岸带等。这些风景海域旅游资源不仅极有独特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还形成了相关的海洋文化、人文现象,构成了湛江宝贵的滨海旅游资源。湛江滨海旅游资源齐全丰富。湛江滨海旅游资源拥有国家分类标准中全部的8个主类。在亚类中,国家标准分为31个,湛江拥有其中的26项。其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13类。在基本类型中,国家标准分为155项,湛江拥有其中的80项。国家划分的五级旅游资源单体中,湛江拥有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硇洲灯塔、人龙舞、东海岛中国第一长滩、角尾珊瑚礁保护区、雷祖祠、天成台度假区、吉兆湾国际海洋度假区、避寒气候地、海鲜美食十处五级资源单体;有湛江海湾观光游船线、南屏岛、南三听涛、那晏海石滩、特呈渔岛度假村、北部湾广州湾界洲滩角、白沙湾滨海浴场度假区等39处四级资源单体;96处三级资源单体,107处二级资源单体,201处一级资源单体。
(二)有利的区位、客源条件
湛江处在南太平洋经济圈弧线上, 环太平洋航道旁边, 随着太平洋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望发展成为世界性经济的新增长点。从全国来看, 湛江处于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 是进出大西南的“咽喉”通道、祖国大陆通往海南岛的通道与我国大西南通往国际市场的跳板和通道。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湛江发展前景远大。从广东来看,湛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西翼主体,是粤西城市的龙头,承接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转移,是其补充和辅助,对实现广东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根据湛江区位特点分析, 国内客源市场主要有周边城市、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从2010年五一黄金周情况看, 来湛客源结构中以周边城市和珠三角游客居多, 其中周边城市以茂名、北海为主。当地居民的“家门口旅游”也是客源市场开拓的重要方面。这种活动不但可以增加旅游收入,而且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海外客源市场有亚太地区、欧洲地区, 湛江具备了把世界十大客源国的客源吸引到湛江的优势。
因此,滨海旅游业是湛江绿发展的重要推手,是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湛江实现蓝崛起的重要推手。
三、湛江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主要成绩与现存问题
(一)主要成绩
蓝海洋美食食谱图片高清湛江的滨海旅游起步早,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健全;旅游精品建设力度坚强,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市场开拓富有成效;行业管理标准化,法制化进程加快。
(二)现存问题
一是观念制约,模式传统,仍然局限于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旅游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内容。如观赏异国异地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城市美景及其风土人情等。旅游者通过观光游览可达到改变常居环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怡悦心情、鉴赏大自然造化之美、享受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情趣以及满足异地购物等多方面的需求和目的。目前湛江的滨海旅游景点只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层面,旅游层次偏低,一般游客来湛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玩,并不是一段时间的休闲度假。这就意味着来湛过夜旅游的数量很小。据统计,2010年,在广东省14个沿海城市中,湛江人口总数居第四位,客房出租居第八位,但是客房出租率排在倒数第二位。这就是观光旅游的必然结果。二是旅游管理
权限有限,管理手段缺乏,管理力度不足。首先政企不分,管理权限分散。旅游局、规划局、环保局、文物局等多方管理,组织全市性大型旅游主题活动缺乏完善的机制,旅游景区企业“小散、弱、差”的情况突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某些景区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不惜去坑骗游客,而且景区内的一些食肆和商店都是由私人承包,在管理上比较混乱,一些商店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也很差,经常有欺骗、不诚信的现象出现,从而使景区的形象受损,游客的回头率低。
三是资源开发与产品建设开发还不理想,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多年以来,湛江滨海旅游主要以阳光、沙滩、海浪来吸引游客,很多滨海城市都拥有这三项因素。再加上湛江气候季节性比较突出,与隔海相望的海南岛相比,略输一筹。海南岛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并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湛江滨海旅游要想很好的发展就得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和特。
四是交通不便捷,客源可进入性还有待改善。湛江虽然具备航空、铁路、公路、海港等四大交通工具去,但是其待客容量与发展滨海旅游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差。湛江机场是粤西地区唯一的航空运输港,2004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45位,虽有机场,但航班很少,能直达的航班毕竟有限。铁路方面,湛江南站属于南宁铁路局管辖,北上的列车总是要经过广西的一些
地区,绵绵延延数千里,行驶时间大多在24小时以上,这使得坐火车的游客忘湛兴叹。拥有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湛江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0亿吨,但其优势也未充分发挥。
四、湛江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广东著名滨海旅游胜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湛江滨海旅游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完善湛江的基础设施,加快粤西高铁的建设、建造一批高质量有一定规模数量的酒店。建设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营造安全、优美的环境,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打造湛江为“广东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摆脱只是观光旅游的低层次旅游水平。
(二)凸显优势,形成特,打造海湾城市度假休闲旅游组
旅游发展的重点开发区,是旅游资源品位高、分布集中,旅游业开发的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一定的基础,旅游市场需求已经清晰表现出发展前景特别好的地区。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级”,即湛江旅游业中心,吴川旅游业增长极、徐闻旅游业增长极。在类型
上包括两类地区,第一类是精品铸造区域,包括湛江市区的“五岛一湾”度假区、大湖光岩旅游区、吴川吉兆湾度假区、雷州大天成台度假区、徐闻大汉三墩旅游区五个。第二类是重点开发区域,形成分布于各县市的系列重点项目。
(三)弘扬生态文明,注重生态农村景观建设,打造绿半岛旅游长廊
“既要经济崛起,又要碧水蓝天”是湛江发展经济实现蓝崛起的发展口号。对于滨海旅游业发展而言,生态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就尤为重要了。深入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沿海渔民转产转业建设,引导一些“农家乐”、“渔家乐”健康发展,推动各县市滨海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充分发挥特文化村、生态文明村的条件和优势,扶持发展农村宾馆、农村特餐饮。农村旅游产品,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滨海旅游服务业转化。将绿生态旅游与蓝滨海旅游积极结合起来,形成湛江滨海旅游的“双效应”。
(四)横向联合,区域合作,开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合作与错位竞争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已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将其发展目标定为中国旅游业改革穿心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海资源
开发与服务基地。因此,湛江滨海旅游业面临着与得到国家战略支持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竞争。一方面湛江要积极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项目中,争取一些能与其合作的空间。譬如,在一些重大节日中,两地加强交流,通过合作惠顾吸引来南海之滨的游客。其次,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展开错位竞争,摸清湛江自身滨海旅游的优势,打造其独特的品牌。
总之,“五年崛起,五个湛江”,湛江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海洋,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在滨海旅游业。湛江蓝崛起,舍滨海旅游业其谁。
〔参 考 文 献〕
〔1〕张莉.湛江市滨海旅游业现状与发展措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03).
〔2〕林璇华.湛江滨海旅游的发展对策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32(05).
〔3〕抢抓机遇谋发展,力促湛江蓝崛起——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谈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大战略〔N〕. 广东建设报,2011-10-28.
〔4〕陈保民.广东海洋城市——湛江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0-206.
〔5〕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EB/OL〕. http://www.doc88/p-89215452095.html〔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