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探究
摘要:本文对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进行简单分析,从创设美术鉴赏情境、丰富鉴赏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开发学生表现力四方面探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路径。
关键词: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美术;鉴赏教学
前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融合了多学科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还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因此要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1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分析
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感知能力强。高中生处于身体发育的成熟阶段和自我意识的觉醒阶段,视觉知觉器官反应灵敏,能够充分调动审美器官对自然环境、艺术作品等进行美的感知。二是审美想象活跃。高中生审美想象以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为基础,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联想改造创建新的形象。高中生随身心发育成熟,对事物的认知逐渐从表象理解深入到对事物内在特征和其他事物联系进行总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发展,促使高中生能
够通过感觉器官对已知可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有指向性的联想与想象。三是审美情感强烈。高中生正处于审美需求最强烈的时期,能够在感知事物过程中获取审美情绪和审美心境,高中生在对事物感知和想象过程中投射自身情绪情感,影响审美认知观念构建和审美活动,进而对审美能力产生影响。四是审美趣味不稳定性。高中生审美趣味受时代和心理发育影响,成年人心理状态较为稳定,事物审美感知观念固化,审美趣味较为集中,而高中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烈,吸收接纳新事物速度较快,容易被新颖奇特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审美趣味呈现出不确定性特征。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2.1创设美术鉴赏情境
多样化美术鉴赏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鉴赏对象的探索兴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美术鉴赏基础和审美心理特征,结合美术鉴赏教学内容进行鉴赏情境创设。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加强引导,做好鉴赏作品背景文化铺垫[1]。例如:教师在对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具有历史背景故事的经典美术作品作为鉴赏对象。美术鉴赏教学开始前将作品相关逸闻或背
高中生美食食谱大全视频教学
景故事以视频或动画形式作为课前导入,渲染美术鉴赏文化氛围。如在对《蒙娜丽莎》这幅画作进行美术鉴赏时,教师可设置问答环节吸引学生注意,询问学生1911年8月19日法国卢浮宫中哪幅知名画作被盗。学生回答完毕后播放《蒙娜丽莎》被盗以及1913年返还动画,并在课件上辅以新闻等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初步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后,教师讲解《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丰富学生对画作基本信息的认知了解,增强对画作传达信息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在学生充分观赏画作之后提出疑问,如蒙娜丽莎的目光是在看向何方?蒙娜丽莎的表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增进对美术作品蕴藏内涵和表露信息的深入理解,加深美术鉴赏学习印象,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2丰富美术鉴赏内容
教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不应拘泥于课本教材,应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多方面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厚积薄发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教师要意识到现阶段学生容易受某种特定艺术风格影响限制自身审美风格和鉴赏视野,基于此,美术鉴赏教学内容要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审美观念,完善学生审美体系和美术知识架构。例如:教师在讲解《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时,可以
援引热播古装电视剧或经典历史剧中古代器具、字画等艺术作品作为鉴赏对象,并与现代社会功能相同器具作为对比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教师通过播放器具或字画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悟美,体会美的形式法则。如学生观看彩陶、瓷器制作形成过程,通过对比原材料和最终成品,意识到“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由长期实践和历史积淀形成的,理解美的含义。在讲解美术的特点时,可将美术鉴赏作品与音乐鉴赏作品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二者差别自发归纳总结美术特点,认识到美术具有独创性,具有形式美。
2.3创新美术鉴赏教学方式
教师要意识到高中生已经具备对事物的分析评判能力,对美术作品鉴赏具有差异化评判标准,在对高中生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注重强化学生感知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美术鉴赏感受,对学生美术鉴赏表述进行适当引导。教师可采用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对比鉴赏等方式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通过创新美术鉴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鉴赏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代表美术作品,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学生对比并总结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差异,讨论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与社会关系,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演变,明确现代艺术突破点和创新
理念。学生在合作讨论交流中深化对美术作品理解,感受作品中传达作者内心创作思想。教师也可让学生仿照现代艺术作品进行独立创作,通过自身创作过程感悟作品中情感、信息传递方式。
2.4开发学生美术表现力
高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评价直接反馈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可通过拆分美术作品画面构成要素、教授鉴赏评价方法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促使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学习经典美术创作理念和创作技巧,感悟作品中蕴含的蓬勃生命力,领悟创作者的审美观念[2]。例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这一课时,可将中国某一朝代的不同品级官员服装、皇室成员服装等作为美术鉴赏对象。教师要对鉴赏对象所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进行简单阐述,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本节课主要鉴赏对象,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不同服装形制花纹差异,教师将服饰上花纹进行截取放大并逐个讲解花纹象征和内在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服装形制和花纹会发生变化,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问题解答,丰富美术鉴赏基础知识储备。教师可让同学按照自己总结的美术作品特点进行服饰花纹设计,通过自主创作增进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感知和表达能力。
结论:高中美术教师要以高中生审美需求和审美心理特征为基础,深挖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美术鉴赏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佳.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影响[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09-110.
[2]黄宏.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体悟教学——以毕加索作品的鉴赏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0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