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地方美食的英译研究
作者:***
来源:《食品界》2022年第04期
        影视作品随文化全球化而蓬勃发展,其中,纪录片凭借其创作素材的真实性,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食——因受众面广、接受度高,成为纪录片的热门选题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常称为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占国土面积的1/6,与8个国家相
邻,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多达55个民族,自西汉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的文化特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纽带。
        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选取国内外两部纪录片——CCTV《舌尖上的中国2(A Bite of China II)》和BBC《发现中国:美食之旅(Exploring China: A Culinary Adventure)》中新疆美食的英译名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校正、总结,探讨多模态话语如何在地方特饮食的翻译中发挥作用,印证其应用的合理性,推广其应用领域;并改进过往翻译版本的不足,提升翻译质量,为相关的英汉翻译提供新思路;同时宣传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加深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Harris提出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概念,首次探讨了话语活动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系。基于此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1978)开始致力于探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符号系统在同一语篇内如何作用产生意义,从而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它可以从文化、语境、内容(包含意义和形式)和媒体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互补或非互补的关系,共同构建意义(张德禄,2009)。其中,文化层面是多模态话语产生的基础,并通过具体的情景语境表现出来,内容成为构成意义的决定性层面,再经由媒体系统来体现。
        2. 字幕翻译案例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以本土人民的视角讲述我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以下简称“发现中国”),由英国广播公司出品,以外国人的视角纵览中华美食。由于国内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同一种食物的译文版本也会产生偏差,容易出现特有词汇使用不当、背景信息不清晰、文化内涵不全面等问题,进而产生歧义。以下将举4个例子进行个案研究:
        例1:馕
        舌尖2:Xinjiang Naan
        发现中国:Naan Bread
        分析:“馕(Naan)”是波斯语的音译,原意为“面包”。但实则是一种圆扁状的面饼,由面团发酵,而后在特制的火坑(俗称“馕坑”)中高温快速烤制而成。现广泛流行于新疆和中东地区,也指“印度薄饼”。
        由于《舌尖2》的剧集主题不以地域进行划分,同一集中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多种食物,所以,英译过程中,在“Naan”这一特食物前冠之地名“Xinjiang”,以作区分。据上述介绍可知,“馕”的本意就是“面包”,而《发现中国》在翻译时将其译为“Naan Bread”就出现了语义重复的现象。相比较,“Xinjiang Naan”这一翻译更为恰当。
        “Naan”一词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若脱离语境,观众无法将其直接与新疆联系在一起;若脱离图片的形象展示,目标观众也会误以为“Naan”和“Bread”是同一种食品。因此,两种翻译版本都离不开多模态的补充,文字与影像资料相互协调,才使受众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2:手抓飯
        舌尖2:Xinjiang Hand Pilaf舌尖上的美食梦食谱宝典怎么用英文
        发现中国:Rice Pilaf (Polo)
        “手抓饭”是新疆及中亚、西亚地区的特米饭料理,由大米、鲜羊肉、胡萝卜、黄萝卜、洋葱、羊油以及少许葡萄干制成。维吾尔语称之为“Polo”,“Pilaf”是“Polo”的英语音变,通常指加入蔬菜、肉或鱼的调味米饭。而它最大的特之一,就是用手取食,虽然如今已以勺代之,但起初确实因这一食用方式而闻名。所以,相较之下,《舌尖2》中“Xinjiang Hand Pilaf”的翻译版本更为合适,它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还突出进食方式。而《发现中国》中“Rice”和“Pilaf”两个词又存在着语义重合的现象,“Polo”一词更是不便于维吾尔族人民以外的观众理解。
        但这两种译文都无法体现这道菜的具体食材,是纪录片中的图像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这道异域菜肴的制作食材,让观众从视觉上具备一个形象化的概念,从而获取菜名背后的信息。不仅如此,这道菜也因纪录片中人物用手取食的一系列动作而更加生动,观众由此掌握这道料理的精髓之处。
        例3:拉条子
        舌尖2:Xinjiang Noodles
        发现中国:Hand-pulled Noodles (Laghman)
        “拉条子”也叫手抻面、新疆拌面,以手工拉制面条取代擀、压等方法,使面条更加紧实劲道,后加入各浇头,拌匀食用。《舌尖2》中直接用“Noodles”一词指代这一食物,过于笼统。相较之下,《发现中国》先采用“Laghman”这一维吾尔语的音译词,后采用英文“Hand-pulled Noodles”作进一步阐释,更为恰当。若在此之前,同样加之地名,将更具备地域特。
        在影片中,配合字幕的是一段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用手拉面的视频。人物的肢体动作作为多模态话语中的非语言因素,辅助观众对语言因素的理解。文本和动作虽是两个独立信息,却相互依赖,使语境交互,进而提升翻译的质量。
        例4:烤羊肉
        舌尖2:Roasted Mutton Cubes on Rose Willow Branch
        发现中国:Roast Lamb
        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原因,中国北方有一些类似的食物,比如新疆、宁夏、内蒙古都有“烤羊肉”这道料理。一般来说,英语中的“Mutton”指成年羊,“Lamb”指羔羊,側重点不同;而中文则统一使用“羊肉”一词,不做细分。在两部纪录片中,这道看似一样的料理实际上使用的是不同年龄段的羊肉:《舌尖2》中的“Roasted Mutton Cubes on Rose Willow Branch”译为“红柳枝烤羊肉”,采用较为成熟的“羊肉(Mutton)”,切成“方块(Cube)”大小,用特有的“红柳树枝(Rose Willow Branch)”串肉后火烤而成;而《发现中国》中的“烤羊肉(Roast Lamb)”特指烤羔羊肉,配合的视频选段是主人公探访新疆喀什地区,此时烤制的正是细嫩的幼崽羊肉。多模态话语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特定的语境,限制了语篇范围,使不同的选词更加贴合表达情景。
        结合案例可知,上述两部纪录片的受众涵盖新疆本地、国内非本地以及海外的观众,翻译民族特词汇颇具挑战性,译文都存在不足之处。正是多模态话语的指导,才使翻译能在特定语境下被理解,并借助图片、声音、动作等形式,使概念更加具象化。
        3. 地方特美食的英译建议
        当前,由于地方特美食存在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大多都不具备统一的翻译标准。为了
进一步推广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民族特食物翻译中的应用,弥补信息的缺失,现总结以下建议,供相似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参考。
        3.1 重视用词的准确性,与源语言文化保持一致
        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文化层面强调:社会生活中的思维模式、处事方法、风俗习惯等一系列规则构成了多模态交际的情景语境,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影响着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对译文的背景信息进行深入了解,跨越文化差异,提高选词的精准度,特别是负载文化内涵的词汇,要最大程度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避免因信息误读而产生措辞不当的问题。
        3.2 善用多模态话语的不同表达方式辅助文字信息的理解
        多模态话语分析中最核心的要点就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手段进行交际。对于涉及饮食文化的静态文本资料(如:书籍、菜单、旅游手册等),可配之具体的图片,为文字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对于动态文本(如:电影、纪录片、宣传片等),可充分利用场景中的光线、音量音调、人物的肢体动作,乃至字幕的字体大小和字型号,通过多模态话语的不同形式来表现食物的文化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3.3 通过工具性媒体推广统一的英译文本
        在翻译过程中,地方饮食因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译者主观理解的偏差,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但随着PPT、网络平台等媒介的广泛应用,在宣传特美食时,可选取一个相对规范的英译版本,并借助这类工具进行大力推广,使翻译的文本和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尽可能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