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食·饮食文化·食文化
人们每天睁眼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吃。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饭虽说是一件大事,但日久天长,人们对吃则习以为常了。不少人是“跟着感觉吃”,糊里糊涂吃,人吃亦吃,管他什么营养不营养,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更不会去探究什么是饭食、饮食文化、烹饪文化,以至什么叫食文化。
印度美食食谱大全集  有人说,有那么烦琐么?饮食、饭食不都是吃和喝么。凡人可以吃下肚子的东西不都是饮食或饮食的过程吗?其实,事情并不是那样的简单。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物首先是可吃物。它在生理上可以被咀嚼、能被消化、有营养、有口味、无毒害,可以使肚子有饱腹感。但是,可吃物不等于是食物。大多数人不吃青草和生肉。犹太人不吃猪肉,印度人不吃牛肉,让美国人去吃狗肉比吃下碟子还要难。人类选择食物首选生理和营养需求。但是,营养物与食物也并不等义。是否有营养是有标准的,但是否可认为是食物,则是文化主观(情感)所认定的。这种主观认定我们称其为食情感。食情感是一种精神形态的食文化,它和作为物质形态的食生产和半物质形态的食生活组成食文化的全部内涵。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饮食习性的约定性是很大的,不同文化的人不但饮食习惯有差异,而且对食物的基本观念也迥异不同。
 
  一、从“饭食文化”到“饮食文化”
 
  中国“饭食文化”的提出者,当推孙中山先生。他在民生主义讲演中说:“我们每天所靠来养生活的粮食,分类说起来最重要的有四种:第一种是吃空气,就是吃风。第二种是吃水。第三种是吃动物,就是吃肉。第四种是吃植物,就是吃五谷果蔬。这风、水、动物、植物四种东西,就是人类四种重要粮食……中国是文化很老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多是吃植物……中国有了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饭食的文化是比欧美进步得多。”陶文台先生在《中国饮食文化简论》中指出:“(孙先生)这里的饮食,包括‘饮’水在内,即今日所谓饮食文化。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从用火熟食开始,至少也有180万年了,经常用火也有几十万年了。但把饭食明确提到文化高度来认识的第一人,应该说是孙中山先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先生之伟大是“把饭食明确提到文化高度”,而陶先生把“饭食”提高到“饮食”层面。
  从“饭”的词义来看,1.指煮熟的谷类食品;2.特指大米饭;3.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包括主、副食与汤羹、水)。而“饮食”一词指的是,1.吃和喝的东西;2.吃东西和喝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从词义上诠释,“饭”和“饮食”大部分的意义是重合的,而且都既包含了食物也包含了饮料。不同的是“饭”大体上是指食品和定时的维生营养支持,而“饮食”所指要宽泛一些,既指食生产又指食生活,但没有包含食情感的意思。
  赵荣光先生在《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餐饮文化的选择历程与趋向》一文中指出:“当代世界的普泛理解和国际学界的规范术语是Dietary Cultrue——饮食文化,而非中国许多餐饮研究者所谓的‘烹饪文化’,因为后者主要是厨师的事,厨房里的事,在中国则主要指‘传统烹饪’,即手工操作、经验把握的‘中国烹饪’。在国际范围,也只有在具体操作的文化学意义上才谈Cookery Culture——烹调的文化。而中国餐饮业习惯称谓的‘烹饪文化’作为加工者为主体的文化,只是以整个民族和全体人类为主体的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赵先生在这里指出,饮食是一种文化,烹饪文化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地解决了“餐饮文化”和“文化餐饮”的区别。
  赵先生又说:“‘饮食文化’概念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并最终成为国内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界的基
本概念和大众媒体话语霸权地位的确定,应当说是‘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饮食文化积极因应西方文化的必然结果。‘饮食文化’一词,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课堂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院校教科书及知识界对‘饮食文化’普遍认同的理解是:‘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成的全部食事总和。”
  陶文台先生在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时指出:“中国饮食文化也有广义、狭义之分。一般多指广义,即中华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共同努力所创造的与饮食相关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食源的开拓、食物原料的选择、运输、储存,取食和造食工具的创造,能源的开发利用,食品加工技术的形成与提高,美食的创造,食器的改进等;还包括饮食知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如食医、食疗的发展,食经、食谱的记录整理,食礼和食俗的制定和遵守,饮食哲学观点的升华等,还包括有关饮食的文化活动,如食歌、食舞、食画、食文、食语、食诗、食剧、食境、食教育、食报刊等”(见《中国饮食文化简论》)。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许多。饮食文化不等同于文化饮食。餐饮文化也不等同于文化餐饮。
文化饮食或文化餐饮的中心是饮食或餐饮,旨在提高餐饮或饮食的文化品位。而饮食文化的中心不在饮食、餐饮或者烹饪方式,而在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应当是人出于生存需要而对自然主动干预。研究的是人类以文化创造为标志,以“文化食客”的身份而对自然并从此与“自然食客”告别的学问。
 
  二、“饮食文化”研究的是文化
 
  既然我们研究的是文化,那就应该追循着文化的特质与规律,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饮食”这一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本质与特征、起源与发展以及整合与沟通的规律。
  一般认为,文化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大家都生活在“文化世界”中,通过各种文化表现来体现本质特征。而“文化世界”又是文化存在的最生动最鲜明的体现。马克思说(它)“是一本打开了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但是,我们的“文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就文化来讲,中国哲人
的“文化”是“人文化成”。这是一种由人及物(自然)的思维模式,体现的是中国文化起源以人为中心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倾向。而西方的文化一词则产生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对土地的耕作及动植物的培育,后逐渐引申为培养、教育、发展、信仰、尊重等含义。这是一种由物(自然)及人的思维方式。
  从饮食的文化角度来看,由于出于东西方的两种经不可观察文化的制约与整合后的不同文化,亦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主张中庸、和合、模糊。西方则倾向对立、分化、清晰。反映在“饮食文化”中,在营养维生方面,我们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协调性,注意人体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西方则按营养成分分得十分清晰。在饮食烹调方面,中国烹饪不是强调食料与调料的分立、清晰,而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采用和合原理,达到百菜百味;西方则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此外,中国烹饪讲究火候,“水火相憎,以味和之”,这是中庸的原理。药食同源,四气五味是受之和合理论支配。由此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不单单是物质层面上的吃,而多是表现在哲学层面上的“道、和、品”的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的审美享受。特别表现在食生产、食生活与食情感方面互相整合,互相和谐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