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期(总第147期)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җ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 ꎬ项目编号:CC19W07ꎻ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ꎬ项目编号:WLRCY2019-065ꎮ
作者简介:杨铭铎ꎬ男ꎬ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博士后科研基地主任ꎬ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
授㊁博士生导师ꎬ四川旅游学院学校顾问㊁客座教授ꎬ研究方向:饮食文化与饮食美学㊁餐饮教育与餐饮科学ꎮ
㊀㊀㊀㊀孙文颖ꎬ女ꎬ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餐饮管理与饮食文化ꎮ
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食学院食谱
保护传承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җ
杨铭铎1ꎬ2ꎬ3㊀孙文颖2
(1.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博士后科研基地ꎬ黑龙江哈尔滨150076ꎻ
2.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ꎬ黑龙江哈尔滨150076ꎻ
3.四川旅游学院ꎬ四川成都610010)
摘㊀要:基于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策层面㊁实施层面㊁科研层面的现状ꎬ文章从传承体系㊁保护体系㊁人文思想
体系㊁普及体系和传播渠道的五个维度提出了我国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路径ꎮ
关键词:饮食类ꎻ非物质文化遗产ꎻ现状ꎻ路径中图分类号:TS97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20)02-0006-04
㊀㊀保护传承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饮食类非遗 )是对 中华饮食文化 从技艺㊁民俗㊁艺术㊁文脉等多方面的继承和延续ꎬ是树立中华饮食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ꎮ中国饮食类非遗兼容并蓄了阴阳观㊁道德观㊁自然观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ꎬ又因其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果腹㊁摄取营养的生理需求ꎬ以及满
足人们欣赏美食㊁得到艺术享受ꎬ追求美好㊁团圆ꎬ重视礼仪等的心理需求而从未被时代的巨浪埋没ꎮ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含有科学与艺术的内容ꎬ使中华饮食文化具有深层次的科学性与高层次的艺术性ꎬ是值得全人类共同保护的㊁珍贵的文化遗产[1]ꎮ如何做好保护传承
我国饮食类非遗的工作ꎬ是当前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ꎮ
1㊀我国饮食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1 1㊀政策层面
2003年ꎬ我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ꎮ这也意味着我国在非遗保护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ꎮ2005年ꎬ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ꎬ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ꎬ并提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ꎮ2011年ꎬ«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通过并实施ꎮ这部法律是依
据我国实际情况ꎬ建立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之上ꎬ并且首次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之中ꎬ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ꎮ在相关文件出台后ꎬ我国自上而下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ꎬ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ꎬ各地举办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主题活动等ꎮ2017年ꎬ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ꎬ意见指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任务ꎮ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ꎬ相关部级单位陆续发布相关文件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ꎬ截至2019年9月2日ꎬ一共发布与非遗相关的文件42个[3]ꎮ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的通知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㊁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等通知ꎬ为饮食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实践发展指明方向ꎮ此外ꎬ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对非遗保护的政策方针ꎬ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保护条例等ꎮ1 2㊀实施层面
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对非遗工作的要求ꎬ社会各界陆续开展众多与非遗相关的主题活动ꎬ主要包括非遗工作座谈会㊁非遗表演展演㊁高校非遗项目培训班㊁学术研讨会㊁非遗系列讲座㊁非遗技艺比赛㊁非遗节等ꎬ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以下方面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