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红楼梦》
【学习目标】(A、B、C层都掌握)
1、 了解作者及《红楼梦》
2、 学会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时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方法。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4、 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5、 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预习步骤】
一、预习:完成《点金》预习作业
      认真阅读全文,落实字音字形字义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作者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着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因贫病交困,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阅读《红楼梦》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红楼梦》第15回的情节梗概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3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彩。
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青埂峰顽石偈: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木石前盟
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
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 府 人 物 关 系 一 览 表
宁国公
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珍-贾蓉(秦可卿)
贾惜春
荣国公
贾源-贾代善(贾母)  贾  赦(邢夫人)  贾琏(王熙凤)—巧
                                          贾迎春
贾  政(王夫人)  贾 珠(李  纨)—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林如海) 林黛玉红楼梦美食食谱大全
第3回    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5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láo曲演红楼梦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
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红楼梦》的研究】
可研究的东西非常多
    1、版本传承、主题、
    2、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建筑、服饰、礼仪、食谱、药方、诗词……
    3文备众体:有诗、词、曲、歌、谚、赞、诔、联额、偈语、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音乐、绘画……
红学的形成
  1、评点派: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畸笏叟
  2、索隐派:
  3、考证派:胡适、俞平伯
  4、小说批评派:王国维
二、预习作业(第6、7小组展示)
请完成《红楼梦》知识小测试:
1、黛玉是贾母的                                 
A.孙女      B.女儿      C.外甥女    D.外孙女
2、王夫人是黛玉的
A.舅妈      B.嫂子      C.姑妈      D.外婆
3、黛玉和宝钗是
A.表妹  B.没有血缘关系        C.堂妹  D.亲妹
4、“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第三回)这是黛玉进府的一段。请判断,来人是
A.王夫人      B.贾探春    C.贾宝玉      D.王熙凤
5、“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首《西江月》说得是
A.贾雨村    B.贾政      C.薛蟠      D.贾宝玉
6、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有一个人从不说这种混账话,这个人是
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
7、“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这诗句摘自
林黛玉的
A.《葬花辞》    B.《哭花阴诗》        C.《桃花行》    D.《咏白海棠》
8、在大观园里,宝玉、黛玉共同为一本书吸  引,两人一同欣赏,这本书是
A.《牡丹亭》      B.《西厢记》          C.《诗经》        D.《唐诗三百首》
9、“两弯似蹙非蹙卷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描写的是
A.  贾迎春                B. 李纨              C.  林黛玉                D.薛宝琴
10、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她是
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
林黛玉进贾府
【总说】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
【课文情节介绍】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第8小组展示)
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第二部分(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
第三部分(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以林黛玉行径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条理清楚。
【典型环境】请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第2小组展示)
根据林黛玉的行进路线及其所见所闻,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请试加分析。
1. 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3. 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贾府环境小结:
【主要人物】请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从林黛玉及贾府中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中你看出了怎样的人物性格请试加分析。
1、请填写下表(14分)(第9小组展示)
写    法 
人        物
详写
略写
实写
虚写
单独写
集体写
2、【王熙凤】(第1小组展示)
课文以哪几个层次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小结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林黛玉】(第3小组展示)
众人、王熙凤、宝玉眼里的黛玉是怎样的请概括黛玉的性格特征。
4、【贾宝玉】(第4小组展示)
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请概括宝玉这一人物形象。
【宝黛初会】(第5小组展示)
作业:
1、背诵人物描写段和《西江月》二词
2、阅读《红楼梦》,收集歌曲
《红楼梦》拍成电视时,选了其中一些曲子及十二钗判词作为主题曲及插曲,这些主题曲及插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