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衡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请同学们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答题前一定要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干涸.(hé)撺.掇(cuān)缥.缈(piāo)不修边幅.(fú)
B. 吞噬.(sì)屏.息(píng)踌.躇(shòu)坦荡如砥.(dǐ)
C狭隘.(ài)蜷.伏(juǎn)腈.纶(jīng)面面相觑.(xū)
D. 睥睨.(nì)羸.弱(yíng)怂.恿(cóng)吹毛求疵.(cī)
2. 下列句子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绚丽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北京冬残奥会园满落下惟幕。
B. 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婉如盛开的花朵,牵着返回仓缓慢降落。
C. 近期电视剧《人世间》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篇为精品剧的又一成功案例。
D. 芭蕾舞剧《敦煌》深情礼赞守护民族文化的敦煌人,呈现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浓厚,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今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钟爱航天,还在于航天人为如何追寻梦想“打了个样”,激励更多人为实现个人理想努力奋斗,不断抵达人生新的高度。即使锚定的目标如月背之暗、火星之远、银河之深,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我们也能像航天人一样“上九天搅月”,在中开拓前进、在中创造业绩,打通阻碍成功的关卡,更好实现人生的梦想。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有删改)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精彩纷呈兴高采烈劈波斩浪艰难险阻
B. 精妙绝伦欢欣鼓舞乘风破浪
艰难险阻
C. 精彩纷呈欢欣鼓舞劈波斩浪攻坚克难
D. 精妙绝伦兴高采烈乘风破浪
攻坚克难
4.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B. 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C. 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激发汇聚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D. 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航天梦想既是中国人民伟大梦想,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伟大梦想。
B. 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接续奋斗的事业,也是一趟传递梦想的征程。
C. 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刷新纪录
D. 2007年10月24日,第一颗探月卫星顺利抵达了月球并实现绕月。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 “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
D. 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筝一小
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巍巍衡岳,依依湘水,承载着蒸湘大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独特的民风和民俗。为助力衡阳市新一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某校文学社举行了“美丽雁城、文明衡阳”的宣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吧!
7. 舌尖上的美味
衡阳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下面的对联是用来赞美衡阳特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
把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石湾脆肚传千家八方享誉下联:草桥鱼头烩百味_________
8. 记忆里的传承
根据上下文,仿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
船山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衡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夜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9. 视觉上的仙境
衡阳大地美景无数,令人流连忘返。请用优美的语言向游客介绍一处你熟悉的衡阳景点。(要求:抓住景物主要特点进行描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0. 古诗文默写。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月亮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钟南山、陈薇等抗疫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崇高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景令观众感叹: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浪漫!在中国古诗文中,“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包含“柳”意象的诗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 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中。
C. 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
D.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
12. 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園,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
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 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 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 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14.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1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舌尖上的美食梦食谱一览(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16. 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巧用微生物,改善水环境
张文豪
①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堪称分布最为广泛、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超乎想象,有微生物学家形容微生物是“最小的生命,有最大的作用”。人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之所以不腐,就与微生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有关。更好认识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善加利用,可以在处理污水、改善水质上实现更好的效果。
②传统的污水处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混凝澄清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化学方法。利用微生物来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同样可以使污水得到净化。这意味着人为创造了一个适合微生物菌生长的生态系统,继而通过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与占地多、费用高、能耗大、管理复杂的物理治污相比,以及与化学试剂消耗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化学治污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优势菌种富集率高、微生物活性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经济成本低并且可重复利用等多种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③近年来,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巧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改善水质,推进资源化利用。同时,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构建良性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