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研究张国涛汪怡慧:“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张国涛汪怡慧
【内容摘要】开播十年来,央视纪录频道积极践行“为时代中国存像”核心价值诉求,推出一系列具有时代 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其中包括科技成就类、时政文献类、艺术文化类与社会现实类等,这 为世界关注中国发展、感知中国形象、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总结其生产策略,央视纪录频道在中 国形象的立体化建构、中国创作的精品化追求、中国题材的产业化运作、中国纪实的品牌化建设、中国价值 的国际化传播、中国故事的人文化讲述以及中国影像的融媒化探索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由于展现中国形 象不够清晰、题材大小规模分布不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不强、应对新兴媒体挑战不足,纪录频道需在坚定 本土自信、回归纪实本体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媒介融合。
【关键词】央视纪录频道;国家形象;中国题材;生产策略
2011年1月1日,我国第一家全国性专业纪录频道一
央视纪录频道(CCTV - 9)开播。开播以来,纪录频道一直以“为时代中国存像,与大千世界共鸣”为核
心价值诉求,秉持 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理念,推出一系列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超级工程”系 列、“航拍中国”系列等,这些作品在提升央视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世界关注中国发展、感知中国形象、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时值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十周年,本文专门梳理2011—2020年央视纪录频道“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进程,考察其“为时代中国存像”核心价值诉求的探索与实践状况,一方面总结“中国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经验与思路,另一方面 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立体塑造与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建议。
一、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创作实践
“时代中国”由历史与当下、物质与精神、文化与表情等多方面构成,要立体、全面、真实地“为时代中国存像”显然有 着很大难度。十年来,纪录频道不断探索,“为时代中国存像”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科技成就类,展现富强自信的中国
十年来,纪录频道重点打造了一系列大型硬核纪录片,主要有“超级工程”系列、“航拍中国”系列以及《创新中国》《超级装备》《北斗》《H i,火星》《飞吧嫦娥》《大工告成》《大 数据时代》等。
《超级工程》由频道于2012年、2016年、2017年推出三季,聚焦国内最顶尖的高科技重点工程,揭秘“中国奇迹”背 后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以国际化语态述说“中国方案”,是 频道迄今海外销售最好的
文化品牌。*
《航拍中国》是中国首部全航拍大型系列纪录片,由频道 于2017年、2019年、2020年陆续推出三季,以独特的全景式空中叙事描绘当下中国的建设成就与人文景观,全方位展示出一个文明、美丽、辉煌的中国。
《创新中国》《超级装备》《北斗》《Hi,火星》《飞吧嫦娥》《大工告成》《大数据时代》等纷纷巡列出中国工业制造、航 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科技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工程师智慧匠心、勇敢创新的精神。这些纪录片以高精尖的水准、国际化的语态,向世界展示出新时代中国最辉煌的建设成就和科技实力,以此窥见未来中国的复兴蓝图。
(二)时政文献类,展现民主自强的中国
十年来,频道特别策划了一系列时政文献类纪录片,包 括《筑梦路上》《我们的四十年》《刀锋》《永远的军魂》《澳门 二十年》《先行》以及《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等。
《筑梦路上》于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播出,紧紧围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以32个专题深刻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描摹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寻梦、追梦、筑梦、圆梦”之路。
《我们的四十年》于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播出,以40个代表性人物的逐梦故事映射40年中国历史的深刻巨变,打破传统编年体叙述与理论化叙述方式,绘就了 一幅更为国际受众接受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图景。
《刀锋》于2020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推出,以详 实的影像资料与故事性的旁白,生动讲述了 70年前茫茫冰原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战斗、不畏生死、用生命书写的铁血传奇。
此外,频道还于建军90周年之际推出《永远的军魂》、澳 门回归20周年推出《澳门二十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高质量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Z DA079)、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支 持项目“北京市影视产业高质M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116 现代传播2021年第4期(总第297期)
张国涛汪怡慧:“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纪录片研究
出《先行》、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推出《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承诺》等等。这些纪录片紧跟时代脉搏,保障重要节点不缺位、重大事件不遗漏,既重新闻时效、更具纪实质感,彰 显了纪录片的媒介功能与文献价值。礼赞美好新时代的同时,也给人振奋前行的强大力量。
(三)艺术文化类,展现文明开放的中国
十年来,频道艺术文化类创作主要聚焦《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的宝藏》《国家宝藏》《我在故宫六百年》等文博题 材,《文学的故乡》等文学题材,此外“舌尖上的中国”系列 《螃蟹的征途》《寻味顺德》《行走的餐桌》《一城一味》《鳗鱼 的故事》等美食题材也为其注入活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自2018年至2020年共推出三季,每集5分钟讲述一件文物,以精致的视听、俏皮的特效、生动的文案将每个国宝的身世娓娓道来,并传达出其背后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与中国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自2012年至2018年推出三季,涉 足一个个中国大地的小角落,讲述一段段与食物有关的小故事,在介绍中国食俗的同时,也传达出味觉承载的乡愁记忆与人间真情。
《文学的故乡》于2020年播出,以跟随式的拍摄、体验式 的观察,深人探寻六位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起点。感性 抽象的文学语言与朴素自然的写实画面巧妙联结,打造了别 具诗意的纪录片形式。
此外,《园林》《锦绣》《瓷路》《牡丹》《京剧》《茶,一片树 叶的故事》《纽带》《藏着的武林》《中国手作》《楹联里的中国》等聚焦中国珍贵文化遗产,探寻其现实流传与当下影响。这些纪录片挖掘时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充满自信的中国影像。
(四) 社会现实类,展现和谐美好的中国
开播以来频道一直保持对社会现实题材的重视,代表作 品有2012年《春晚》、2013年《青歌赛》《丝路,重新开始的旅 程》、2015年《高考》、2017年《回家过年》、2018年《拉林河畔》等,还包括“活力中国”系列、“抗疫”系列等。
2011年7月,纪录频道首次开展全资委托民营公司制作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活力中国”招标活动,以“向世界展示活 力无限的今日中国”为旨,大大繁荣了社会现实类作品生产。与此同时,更多元的现实选题类型被发掘:行业类如《苹果树 下》《中国设计》《中国队长》《我是小哥》《非常职业》《业内 人士》等从不同领域诉说人生百态与时代变迁;城市类如《城 市24小时》以“小我”照见每座城市的独特性格、《我们的动物邻居》思考人与动物的城市生存等;年龄类如《零零后》《新青年》《不老人生》从不同视角勾描各年龄体迥异的性格画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寻求90后的青春对话等;探险类如“极致玩家”系列、“冰雪之巅”系列等,滑雪、骑行、跑酷 等垂直化内容百花齐放。
2020年“抗疫”是我国重大现实题材,频道即时推出《武 汉:我的战“疫”日记》《2020春天纪事》等纪录片,真实记录疫情期间的抗争与逆行故事,为国民带来无限暖流。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既照见行业发展,也书写社会记忆;既反映时代变幻,也存下众生温情,以深刻、可信、真诚与亲切的先天优势,成为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重要主体。
二、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生产策略
从内部故事表达到外部气质呈现,从横向国际视野到纵向融媒观念,十年里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探索实践了诸多生产策略=
(一) 从“存”到“立”:中国形象的立体化建构
十年来,纪录频道顺应时代要求,不仅以时代图景为时代中国“存像”,更发挥“国家队”特点,以时代故事及其时代精神为时代中国“立象”。
时代图景是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直接内容,包括洋 溢着时代气息的物景与人景。物景即时代中国建设成就、民 俗风物与自然风光,如《创新中国》《超级装备》《北斗》等聚 焦中国科技成果、《园林》《锦绣》等展示中国独特文遗、《航 拍中国》等展示中国美丽山河;人景即形形的“中国面 孔”及其社会生活,如“活力中国”系列不仅用镜头记录了公众人物,如钢琴家郎朗、歌手胡彦斌、导演田沁鑫等,更记录了平凡却各有千秋的劳动者,如碛口老李、煤炭工人菅浩栋以及丨T青年、花店店主、保安、志愿教师等。
挖掘时代图景下的时代故事及其精神,是频道“为时代 中国立象”的重要方式。一个个以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时代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鲜活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为时代中国形象增加精神厚
度。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我们的四十年》《筑梦路上》《先行》通过着眼微观民生、还原历史细节分享中国改革经验,《北斗》创新“舞台艺术+纪录片”形式,邀请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娓娓述说中国北斗精神,《如果国宝会说话》《京剧》《超级工程》《创新中国》《春晚》等关注最切近当下的传承与正在发生的故事,时刻展 现新时代中国求新求变的精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展示人们和平相处、共同缔 造新丝绸之路的奋斗精神,《2020春天纪事》《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等均以人物故事串联始末,聚焦人们对宝贵生命与美好生活的守护。
(二)从“优”到“精”:中国创作的精品化追求
十年来,纪录频道淡化栏目概念,不拘于栏目制的标准化与程式化要求,坚持推行项目制生产,更重纪实创作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孕育出一个个身怀职业理想与纪实追求的创作团队,打造出一批批极富作者个性气质的风格化作品,如陈晓卿团队的《舌尖上的中国》、李炳 团队的《超级工程》、徐欢团队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此 外作为国家平台,频道的创作追求是整体性的、有情怀的与格调高尚的。在诸多代表作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得到深入挖掘,清新自然地指向主流价值的树立与正能M的引领。如《我们的四十年》对改 革开放以来逐梦事迹的记录,带有浓浓的个人生命彩,高 度弘扬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追求;《舌尖 上的中国》辗转海底田野、山川丛林,镜头所至均是富有灵性的物种,甚至连餐桌上的豆腐也有着“无限包容的个性”,构
现代传播2021年第4期(总第297期)
纪录片研究张国涛汪怡慧:“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筑出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审美境界;《航拍中国》在高远遨 游式的观看中,野象与人彼此相让、江豚保护区与人类生活区毗邻而居、轻舟独翁与江湖融应构就水墨丹青、苍 山洱海与双双情侣遥相合拍等,捕捉诗意家园的和谐至美。频道本身恰似每一个中国纪录片人的“精神高地”与“精神家 园”,随其项目化理念、精品化追求的不断推进,为时代中国留下越来越多更加精致的“视觉标本”。
(三) 从“小”到“大”:中国题材的产业化运作
纪录频道凭借其国家主流平台优势,以“优质优价”原 则,开展了诸多以“活力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选题合作活动,激发国内多元主体创作热情。2011年“活力中国”系列 是频道与全国民营机构在现实题材创作上的一次深度携手,《业内人士》《村里达人》等作品纷纷获得国内奖项;2013年7 月17日纪录频道牵头创建“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激发全国上百家民营机构创新活力,充分推进选题全国化;同月19 日成立“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整合全国行业资源、共设播 出平台,充分释放播放需求;2017、2018年春节推出的两季纪录片《回家过年》则是频道联合各地方电视台创作团队共同完成的大型“电视行动”。如今,频道“时代中国”主题纪录片业已形成“委托制作、联合制作为主,自制、外购为辅”的多 元生产格局,频道更多发挥着培育优质选题与作品的“孵化 平台”功能,推进国内人才、资金、技术、平台资源
互补共享形成合力。制播分离有效推动了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建构与产业化扩展,也为纪录行业发展带来希望。
(四) 从“无”到“有”:中国纪实的品牌化建设
自成立之初,纪录频道便立足中国首个“国际传媒文化品牌”的定位,得益于精品化创作基奠以及产业化运作蓄力,其品牌化建设得到不断推进。一方面,基于集化生产与系列化运营,频道成功打造了“舌尖”“航拍”“超工”“国宝”“故宫”诸多纪实作品品牌。《航拍中国》至今推出三季,《如 果国宝会说话》推出四季,《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国内首个享誉国内外的原创美食纪录片IP,是中国纪录片品牌化建设的-次成功尝试,至今已推出三季。另一方面,频道自身十年来坚持以“青花蓝”为主调传达“全球眼光、世界价值、中国 价值、国际表达”核心价值理念,以“含蓄立方体”为基础图样 并于2019年新增透视面,将底面中文“纪录”改为英文“Doc­umentary”,回归以纪录片向世界“诠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 国”的初心。频道整体构建出相对稳定、蕴意丰厚的视觉标识系统,同时坚持在不断与时俱进与探索升级中持续推介与完善频道形象,逐渐在国内外树立起深人人心的纪实频道品牌。
(五) 从“内”到“外”:中国价值的国际化传播
在“走出去”时代背景下,纪录频道的纪录片生产不仅限于实现国内宣传引领,更将眼光拓展至国际,自觉承担起对外传播中国价值与文化的重要使命。除了积极“引进来”国外优秀的纪录佳作,频道还通过参
与或开展国际合拍、合播 及交流活动,推进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在国际合拍上,开 播以来频道多次聘请知名国际顾问,牵手国外主流机构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等推出《透视紫禁城》《透视春晚》《金山》《中国艺术》等优秀合拍作品;在国际合播上,频道积极推进英文版海外落地与建设,开播之初成功落地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海内外主流媒体同步宣传与播出;在 国际交流上,频道积极参加法国戛纳电视节、北美国际电视节、国际艾美奖、法国“纪录片之光”纪录片节、荷兰阿姆斯特 丹纪录片节、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大会等全球知名影视节展,借其平台举办了高水平的节目推介、频道推介、合作论坛 等活动,“航拍”“国宝”、“舌尖”等品牌更在这些国际平台上展现出独特魅力。
(六) 从“硬”到“软”:中国故事的人文化讲述
纪录片作为影视文化产品,承载着维护意识形态、建构 价值观念的使命。一方面,不同于更具“软”性特征的电视剧、综艺等,纪录片肩负更“硬”性的价值导向与现实担当;另一方面,不同于偏“硬”性语态的新闻节目、宣传片等,纪录片 追求更“软”性的写实质感与影像美感。纪录频道十年来为国内外观众构筑了一个健康向上的知识获取与思想启迪平台,推出诸多价值高远的纪实作品;然而与此同时,更多作品在语态上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软硬的适度与和谐统------既
有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亦有立意深远的价值蕴含。如《舌 尖上的中国》《文学的故乡》《我们的四
十年》《2020春天纪 事》《高考》《我们的动物邻居》《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承 诺》等勇于直面和关切社会问题与矛盾,同时亦不乏优美的视听语言和生动的感性表达,打造出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航拍中国》《超级工程》这些科技类纪录片也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更多探索微观视角下普通人的智慧、生活、情感与 梦想等。软硬转化的智慧进一步展现了频道整体的人文格调追求——将“硬”性的社会话题以人性化语态进行“软”化,实现更坚实的价值旨归;将“软”性的感性视听以果敢的思想包蕴进行“硬”化,实现更深刻的心灵共鸣。
(七) 从“合”到“融”:中国影像的融媒化探索
当下媒体融合”不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逐渐迈人“融合媒体”甚至“智能媒体”阶段。®纪录频道顺应时代潮流,从形态、内容与技术方面为时代中国纪录片产业全链条、多维度注人融媒观念。
形态融合包括与传统形态和新兴形态的融合。频道2018年融合电影大屏长时特性增设90分钟“纪录电影”版 块;2019年吸收短视频特质正式打造“微9”和“9视频”时 段,推出《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互联 网微纪录片样态。长、中、短、微纪录片横跨手机小屏、电视 中屏、银幕大屏,实现电视端与移动端、家庭屏与院线屏的互联互通。内容融合包括题材融合与话语语态融合。如《大数 据时代》《创新中国》《超级工程》等作品纷纷探索媒介前沿领域的科技突破,“活力中国”系列关注新媒体从业者、“淘宝 村”、IT青年等新媒介时代新兴现象;《如果国宝会说话》《螃 蟹的征途》等则
贴近网生代收看喜好,创新幽默生动的网感表达。技术融合贯穿创作、传播与接受全过程。创作上,科 技元素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抹亮,如《航拍中国》《超级工程》《北斗》《大数据时代》运用航拍、水下摄影、动画合成等增强视觉效果,《创新中国》《航拍中国》采取A I解说和电子
现代传播2021年第4期(总第297期)
张国涛汪怡慧:“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纪录片研究
配乐等方式提升听觉体验;传播上,多平台、多渠道融合成为 重要方式与思路,频道不仅设立、客户端,开通官微、短 视频号,更与各大视频网站分享充足物料,疫情期间《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频道有史来的最快速度率先全天滚动播 出,与各地传统、新媒体共同宣推,构建全息、全景、全程、全 效化的全媒传播矩阵接受上,技术赋能使纪录片抵达受众姿态更开放纷呈、“远程协同”“全民纪录”成为可能,《如果 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频道优秀作品皆可在B站随时被观看并观众间可以实时互动,频道“抗疫”纪录片由各地普通民众共同摄制,传统纪录片作者、传者与受者身份也在逐渐重叠。
三、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再评价
不可否认,纪录频道在中国形象呈现、题材规划、品牌塑 造、产业化、国际化以及应对新媒挑战方面,仍客观存在一些亟待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体现在“为时代中国存像”的探 索与实践之上。
(一) 中国形象展示不够清晰
近十年来,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代表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者开始探索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动塑造与展示,促使其由长期“他塑”向“自塑”转变。然而正因探索道路启程未久,转变 过程中依然在整体上显示出环节不够连贯、理念不够明确以及自主成果数量不足等现状。就目前已有“时代中国”纪录 作品而言,中国形象展示具体还存在物景大于人景、景观大于故事、故事缺少精神的问题。首先,恢弘经济成就、先进制 度成果、高贵艺术遗产等宏观物景在大多数类型中随处可见,而对物景背后不可或缺的微观个体关注则相对缺乏;其 次,尽管已有许多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高考》《春晚》等 充满对微观面孔的聚焦,但不少作品的描绘仍停留于脸谱化、符号化、扁平化的像展示,有人景却无表情,缺乏更温暖、深人的刻画;最后,尽管越来越多作品重视故事化讲述,但故事背后蕴含的时代精神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更鲜明展现。国家形象除了有血有肉之外,还应有内在精神魄力。时代中 国国家形象真实、全面、立体展现则需创作者将时代景观、时 代故事及时代精神三者更好地统一,以更好地彰显中国气质、传达中国价值。
(二) 题材规模大小分布不均
从创作题材类型的整体规模来看,纪录频道“为时代中 国存像”仍不可忽视大小题材分布不均的问题,即更重视对 科技、时政、文化题材的宏大化、精品化打造,对小切口、重细 节、更质朴的现实题材关
注则相对偏少。一直以来,文化题材长期占据我国纪录片半壁江山,时政题材更是不缺,科技 题材近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而愈渐增多,而现实题材尽管在频道开播之初受“活力中国”“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等 项目刺激曾有繁荣,但在总体格局中仍是少数。在作为文化外交主力军的文化题材中,许多作品尽管体现了切口小、细 节强的现实化倾向,如《舌尖上的中国》《藏着的武林》等亦 可看作为现实题材佳作,但文化题材还是以精致感、大片感、观赏性为更显著追求。总体而言,频道当下细节题材作品仍然不足。尽管宏大题材对于传播中国形象、较快吸引国外纪录片市场认可有着显著优效,但长远看,细节题材缺乏给中
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多元发展空间、“与大千世界共鸣” 1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带来一定局限。
(三) 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不强
就作品而言,纪录频道时代中国题材不乏优秀“宣传品”与“作品”,国际化“产品”3却仍缺乏。纵观纪录频道打造较成功的“时代中国”原创IP,除《舌尖上的中国1》曾在播出后引发俄罗斯当地中餐馆的生意火爆,在国际传播中带来较为显著的“文化溢出”效应之外,更多作品水花不大甚至仍存在“文化折扣”,相较B B C纪录片等常引发国际反响并带动创作效仿,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品牌数还远远不够,此外,“舌尖”高开低走、“超工”戛然停滞等还反映出I P续航 力不足的问题;就频道而言,尽管自开播之初频道就成功落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拓展多渠道进行推介,但相较以48 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71个
国家和地区近4.4亿家庭用户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每年以数万小时在220多个国家传播的美国探索频道@以及有着忠实受众与成熟品牌的英国B B C、日本N H K等国际纪录翘楚,我国纪录频道品牌整体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仍显不足。
(四)应对新兴媒体挑战不足
随视频网站兴起,纪录频道优秀纪录片人才和团队频频离职,如《超级工程》导演李炳投身优酷纪实中心、陈晓卿团队制作两季《舌尖上的中国》后离开央视转与腾讯视频合作。互联网来势汹汹,对纪实内容生产的介人也愈发深人,面对 互联网平台持续增长的创造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央视纪录频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从形态上看,频道积极跟随时下最潮流的影像形态开设“9视频”“微9”时段并推出诸多精良的微纪录片,但在内容、技术上仍体现出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深入:内容上,除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在 互联网上的传播效果十分显著之外,此类真正深入探悉全新题材、成功创新语态的作品还并不多,大多作品往往还以严肃性、权威感为主;技术上,频道在制作精致化、传播场景化、接受便捷化上皆取得成效,但相较国际前沿纪录作品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生产,基于大数据的精准传播,基于V R、A R、全 息、交互技术的沉浸接受等更未能很好地实现,目前频道纪实影像与智能媒介的技术融合仍处于元素借用、手段借鉴的保守触碰状态,纪录片生产传播接受全链条“智能融合”尚待 深化。
四、纪录频道"为时代中国存像”的提升路径
面对仍存的难度、压力与不足,纪录频道应在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回归对纪实本体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深 化媒介融合,使中国纪录片能以更大活力与实力迎接国际市场和新兴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下个十年能以更强劲、更独特、更深刻的笔触“为时代中国存像”。
(一)坚定文化自信,真实全面立体塑造中国形象
针对时代中国形象从“他塑”转向“自塑”时整体经验不足、规划不充分的问题,央视纪录频道作为中国形象塑造的重
现代传播2021年第4期(总第297期)119
纪录片研究张国涛汪怡慧:“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要带头人,应更主动明确阶段意识、清晰目标定位,对中国国 际形象“自塑”目标进行长远的阶段性规划,如先改观“不友 好”“政治强硬”“环境污染”等海外负面成见,进而塑造正面积 极的大国形象等。每阶段不需严格划分,但都应有其目标重心且可通过定期展开实证调研以及时获得海外观众真实反馈。
针对中国时代形象具体展示时物景大于人景、景观大于 故事、故事缺少价值的问题,频道应在树立“传播形象”前更 深人认识时代中国的“实际形象”。首先,鼓励创作者回归时代与生活本身,以体验或参与的方式观察身边个性鲜活的中国百姓,以更多平民化视角塑造更真实的时代中国形象;其 次,在继续
放大海外喜爱的文化符号基础上鼓励创作者投身更多中国大地的小角落,挖掘更多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塑 造更全面的时代中国形象;最后,积极思考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价值观念的异同,挖掘更深刻的中国时代精神并将其注人故事化讲述中,塑造更立体的时代中国形象。
(二)回归纪实本体,软硬兼施讲好中国故事
针对纪录频道“时代中国”纪实影像创作格局中宏大题材多于细节题材的问题,首先应明确纪录片本体意识:一方 面,它是“片”—以光影铸就声流转的影像;另一方面,更 是“纪录”—以有限影像手段追求最大程度的真实。因此,对“时代中国”纪录片而言,作为影像的视听美感固然重要,作为纪录的真实诉求更应成为其价值核心。由此,不仅是国 内外观众更是纪录片本身都呼唤着将更多细节、生活原貌、人性关怀的纪实内容纳人其中,以人文故事为核心的现实题材由此也应尽快摆脱边缘化处境,打破宏大唯美主导的“时 代中国”纪录片创作格局。其改善可有两个思路:一是增多现实题材创作。一方面,推动“活力中国”类的现实题材合作项目,总结经验不足、优化项目设计、创新激励机制,探索更能吸引地方、社会机构及普通民众有效、持续参与的合作方式,全面提高创作热情;另一方面,可通过举办现实题材专题展会、设立现实题材奖项、设置现实题材播出单元等,为国内 外优秀创作者搭建尽情展示的舞台,进一步释放播出需求。二是促进其他宏大题材现实化转化,即在推进精品化创作的同时,鼓励更多文化类乃至时政类、科技类纪录片创作回归纪实美学本体初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标准,多采用小切口、重细节、有情感的人性化镜头,将一个个作品做成既“要人夸好颜”,更“留清气舌尖上的美食梦食谱一览
满乾坤”的影像志。
(三)加强国际合作,旗帜鲜明树立中国品牌
针对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作品品牌文化渗透力、频道品牌号召力不够强的问题,纪录频道首先应着力于本土原创实力的提升,在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学 习先进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本土创作团队形成合力,深人挖掘彰显中国时代精神的题材内容,共同探索打造更具丰富内涵和清晰标识、能辐射中国文化与东方气质的“中国品牌”;其次优化品牌传播策略,在坚持推进已有品牌推介方式如交流赠送、节展映售的基础上继续打开视野,引进与培养国际化运营人才、借鉴国际优秀品牌运营策略,如 拓展海外新媒体传播、深化1P垂直传播等;更应积极创办属 于自己的权威国际交流节展,搭建成熟纪录片研究与评价平台;最后积极争取更大的国际发行市场话语权,扩大“中国品 牌”传播规模、增强国际影响力,使频道及其作品真正成为纪录片界的一面旗帜。
(四)深化媒介融合,紧跟时代繁荣中国影像
面临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和智媒新锐势力,纪录频道作为 国家权威纪录片制作与播出平台,应更坚持发挥国家队优势,将挑战化为机遇。一方面是深化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深人推进台网制作合作、鼓励更多优秀UGC进入,共同创 新互联网语境下受众需要的“时代中国”纪实内容与话语表达;创新跨媒运营方式,借鉴《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生活 如沸》等开发衍生节目打造I P矩阵、打造线上线下
消费闭环等成功的融媒传播经验;同时,作为国家平台,在提升自身吸 引力基础上充分发挥管理功能,携手网络平台、自媒体等制 播主体构建更良性稳定的行业规则。另一方面是真正接轨新时代,深化与智能媒体的融合,在纪录片制作、传播、接受 各环节进行更多开拓性尝试。如以V R、A I、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关键功能实现纪录片制作的“华丽转身”,以大数据算法、5G、A I等技术运用实现更智能化的纪实内容精准生产、分发与管理,以V R、A R、M R、全景虚拟展厅、沉浸式影院等为 受众提供更具生态性、景观性、体验性的纪实影像接受空间。以此将“时代中国”纪录影像创作推升至更高层次的繁荣。
纪录片不只关乎当下,也关乎过往,更关乎未来。正如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所言:“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 个家庭没有相册。”央视纪录频道以一批又一批内容充沛、内涵深刻,富于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献价值的纪实佳作,为 “时代中国”打造了一本优美别致的相册。与此同时,如何将 这本推向世界的相册打造得更立体、更精细、更独特、更动 人,则®要纪录频道在品牌化、产业化、国际化、融媒化道路上把步子迈得更深更实更稳更远。“为时代中国存像”是一 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注释:
①廖祥忠:《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现代传播》,2020年第1期,第2页。
②许建华:《抗疫纪录片:传播中国形象的创新实践》,《当代电视》,202丨年第2期,第44页。
③刘文、张国涛:《为时代中国存像,与大干世界共鸣——兼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责任与使命》,《现代传播》,2011年第1期,第81页。
④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第4页。
⑤赵曦:《新时代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的理念与路径》,《中国记者》,2018年第9期,第42页。
(作者张国涛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怡慧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 与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俊】120现代传播2021年第4期(总第2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