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扬州梦、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有时候,初遇一座城,便正如当年初遇君心一般,百转千折,怦然情动。
轰鸣的火车把一个人关于一座城市所有鲜活的声全部变成回忆。当时的我心想,这座城池终于如愿邂逅了我;后来我明白,是我终于有幸邂逅了这座城。
在镇江下车,没有到达扬州城前,在心里千百遍的想象扬州城是怎样亘古的存在至今好像一块树立在大河大瀑中的一块巨大石碑一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程,望着两边飞奔而过的翠柳垂条,不禁想感叹。这南方的柳条到了深秋时节竟然依旧如此的旺盛,而且并不如想象中的嫩绿反而较起北方的柳树竟更显几分葱郁。这南方的古城,或是并不是位温婉婀娜的姑娘,反倒更像是位身着一袭绿素衣盘发结髻的端庄妇女。成熟,但却不失风雅。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其实仔细想想,从很久以前自己就一直很想去扬州看看。不为其他,只是想能够知道让杜樊
川这样的风流才子魂牵梦萦的地方究竟是何种景。当年的樊川落魄时把酒过扬州依然是走出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灿烂无限,而今的自己虽然还未踏入扬州城,可此行既是为了一览扬州美景,更是为了城中旧友,比起樊川看扬州的风景如画竟更是平添了几分温情。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抵达扬州城时并没有如我想象一般仿佛回到过去从一个巨大的城门进入然后就从外界的喧嚣恍入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扬州千百年流传下来所有水乡的精魂与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笔触和现代社会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想之前那石碑的比喻在亲自见到过后未免觉得不恰当。没看到一个完全独立于时代的扬州城当时顿生失望,可仔细一想,若真是如此,未免无趣了。
传闻楚王好细腰,楚女为得君王恩宠,瘦到可以在人的手掌间跳舞,一到扬州首先便是看一看那自古生产美女的扬州女孩,便觉得举手投足间却有一股不俗之气。进到扬州城中,仅仅是从车站到宾馆的这一段路程便让自己为当时的言论后悔不已。扬州城已经完美的和这个时代融合再了一起,他既不是一个在遥远过去独对二分明月吹箫的古人,也不是一个被时代粉黛的失去颜的少年。扬州城在原有古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每一条街道都在不失古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最爱的是扬州的街道,四念桥路,史可法路,
四望亭路,每一条街道都是千百年前一个动人的故事。遇到朋友后,并没有一开始就吃到正宗的淮扬菜。我当时便对朋友顿生嗔怒,结果却逃不过他的眼睛。到了扬州比起正宗的淮扬菜更要去的是东关街的小吃摊。这是第一夜到了扬州学到的第一课。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好一句歌吹是扬州,未曾见过扬州东关街的夜晚,不能明白原来多少文人极尽心血写出的繁华不过是冰山一角,百花一束。千秋萧月动西竹,一曲凌歌却又如何尽之。一入东关街口,之前所想之境竟当真出现在眼前,一条长长的街道无尽的灯火人家小店笙歌,把千年后的扬州径自连接到了那个一夜鱼龙舞的扬州。街道两边一家家昏黄灯火打亮的小店,青石板砌成的一条经过千百年岁月打磨的小路,两旁不知受了多少年风吹雨打的一个个店铺,或许对于这个扬州来说,没有谁比他们更有资格去讲述。侧耳贴在墙上,去听听古时候的琴瑟交好,听听那时候的歌动西竹。最让人心动的还是那十米一家的酒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酒缸里装着各自不同年岁时期酿制的佳酿,看着酒家轻轻抚摸那酒坛的样子,就好像怀抱自己的婴孩一般。随便走进一家酒馆,随着店员的吆喝走进一坛桂花酒,轻轻一嗅,香气不浓却感觉芬芳四溢。满身的酒香顿时溢出,看着店家似乎看惯了客人对着酒惊
叹不已的满意表情。料想这也定是那店主心血酿制。酒醇遇人香,这人,既然遇这饮酒之人,更要遇那酿酒之人。舌尖上的美食梦食谱一览
吃过了东关街的一路各种美食小吃,大明寺素饼的松软可口、宫廷桃酥的酥脆香浓、千载香的坚果酥一口下去酥软的面饼陪着坚果的味道不知要比什么坚果巧克力好吃多少倍、五一牛皮糖劲道却不粘牙,众多小吃吃不胜吃。一顿风卷残云,走进一家百年老黑芝麻糊店来一碗浓郁香醇的芝麻糊,无数芝麻被磨碎成糊状一起流入口中适中的温度让芝麻的香味和奶香在舌尖缠绕蔓延开来,没喝一口都感觉整个人都在欢呼雀跃。清朝的官兵若是来吃过这扬州的芝麻糊,怕是就卖不出去了。最后临走,还要再去一趟那吴勾酒坊,临行定要来上一坛杏花酒和姜酒回去细细品尝这绵长滋味才可。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来到扬州的第二天就是中秋节,在这自古月明的扬州度过中秋却也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都说天下十分明月,七分尽在扬州。中秋月圆,我看却不尽然。自古多少游子迁客钟情于月光,多少衷肠尽诉其间。这天下明月一般照耀,扬州又能多得几分宠幸,倒不若说是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扬州七分明月,却也敌不过故乡那一角月光。远离家
乡父母亲人,在异地与好友对月共饮,也是另有风情在其中。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人都说:“流水无情草自春”流水并非是无情,只是愁人无意罢了。东风若是不怨啼鸟,也不觉这等光景有何特别。“京口瓜洲一水间”,漫步在朋友所在扬州大学荷花池边,依依目光中“春风十里扬州路”浓缩成岸芷汀兰,水波荡漾的柔声细语里。一花一世界,花开人犹在,花落两不知。琼花簇簇,目光却又渐渐凝住在这嗔怨东风的星眸中。毕竟是秋来了,怕是有人又要感叹“依旧东风恨未消”了。接下来徒步走到何园。暮霭中的深树,艳阳下的小楼,置身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在青瓦下轻听夜雨的时刻。何园可做寄啸山庄,“寄啸”自是取自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重楼杰阁,复道回廊,山环水绕,花木扶疏,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这何园确实有镜花水月之说,自是丘壑宛然的石壁上由一个缺口,岚影波光下却见一方圆光。似是明月青山影在波这等景致。临阁而观,则见壁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中盛开着簌簌琼花,宛若仙子临尘,遂有凌波桥,横塘而居。
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
丹青难描瘦西湖。去扬州瘦西湖,最好是在深秋。那时湖水更瘦,就连园中山也仿佛瘦了一圈。惟其瘦,才能更显精魂所在。那艘早在200年前就徐徐驶入的石舫,至今还停泊在淡蓝的湖面上。细雨霏霏,湖面上风丝雾气笼着水面,似醒非醒。过二十四桥,信步湖畔,看湖边万台菊花相争盛放。我想,那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定然没有见过瘦西湖这般旺盛的菊花。先行便是看到了静香书屋,从北边环湖而行,大体上见到诗画长廊的轮廓。一排白墙上诗化瘦西湖的字眼在雨中越发的笔酣墨饱。烟柳轻佛,若隐若现的有二十四桥的余韵。北湖是游人极少的,又逢下雨,更是安静。过“蜀岗朝旭”,又往南回到碑廊。一边看着落帆栈道一边走过吟月茶社,终于来到芍药亭。看看这桥边芍药,从古至今是否有人知道它年年为谁生。走过玲珑花界,穿过五亭桥,望见秋水碧波中的钓鱼台,过玉板桥,到四桥烟雨。一路享受这瘦西湖的美景,放佛这烟雨江南多少柔美都尽收在这瘦西湖中。尤其是在这五亭桥时,细雨如丝,闲闲散散的飞入亭中,沾湿了衣襟。襟袖上便满是淡淡的花香。有风徐来,静听飞檐四角垂下的风铃的声音竟觉胜过了扬州歌吹之声。我从不知一种风铃的声音可以每秒如斯。在亭里亭外不同角度都能看出不同的风韵。之后在遇凫庄,这是白塔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岛屿,原是一乡绅的别墅。因在汀屿之上,似野鹤凫水,故名。东为水榭,西设水阁。南建水楼,遍地种植了各种草木,堆垒奇巧湖石。雨落在黑
的瓦片上,让这汀上水禽显得更加灵动。在前行便是鹭岛,这是环湖漫步走到的最南端,此时已经无路可走。就在此时我们听到了生生奇怪的叫声,伴随着真真扑哧声,那声音从眼前岛屿的树林中来,又非过天空,又回落枝头。仔细辨别,竟然发现那是满树的栖鹭。最后又回到静香书屋,先前看望就觉得这里好,他的门庭、假山、石舟、天然桥。一座寂静的居室,陈设着简单又不乏精致的家具。一进门庭便见石壁流淙,此处又名水竹居。石峰嶙峋,泉水从石缝间悬挂激射,形成瀑布。这一天我们不做别的安排,只想静静在这瘦西湖畔徜徉,去感受他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份清幽。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之后的几天,我们相继又去了茱萸湾,大明寺,观音山,朱自清故居,汪氏小苑,史可法纪念馆等等数不清的大小景点。说扬州有多少景点,不如说扬州本很就是一个风景,无论你走到何处都是赏心悦目。不得不提的是,果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的水土中养出的扬州人大多是心善志坚。一天晚上碰到一堆卖小吃的夫妇,日子将将也过得下去。买完小吃走的时候我竟粗心将钱包拉下,第二天去寻之时小两口说你再不来我们就要报警了,当时一股温情由内而生。
我想,十年梦也好,千年梦也罢,大多抵不过这一场扬州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