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
模块综合检测(B)
本试卷分第(阅读题)和第(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题,共70)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字上,“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
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代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word中美食食谱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任何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
B.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在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汉族逐渐接受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饮食方式和食物品种,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C.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的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其本土性特质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D.中华饮食不仅引进外来食物,并消融改造,同时也不断汲取其他民族的各种饮食文化元素,使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和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
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B.世界上凡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都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只要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和厨艺,人们就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C.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又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在长期实践与探索中,完成芝麻本土化的转变。
D.南北朝时期,胡床”“貊盘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和改造创新,方便了人们进餐,也开启了围坐合餐的新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外来食物能被中华饮食有效吸纳,既在于中国的自然条件为其提供了适宜环境,又得益于中国人认识到了其内在价值,在文化的平台上进行消融。
B.近代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这为现代中华饮食文化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但随着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
D.中华饮食以广采博收的文化气度,以开放性的文化思维,在合理吸纳与科学改造中,在接受外来影响时又始终不失自身的文化特性,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接字祖游河东猗氏人汉京兆尹尊十世孙也。父蔚世修儒史之学。接幼丧父哀毁过礼乡亲皆叹曰:王氏有子哉!渤海刘原为河东太守,好奇,以旌才为务。同郡冯收试经为郎,七十余,荐接于原曰:“夫骍骝不总辔,则非造父之肆;明月不流光,则非随侯之掌。伏惟明府苞黄中之德,耀重离之明,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窃见处士王接岐嶷俊异十三而孤居丧尽礼学过目而知义触类而长斯玉铉之妙味经世之徽猷也。不患玄黎之不启窃乐春英之及时。原即礼命接不受。原乃呼见曰:君欲慕肥遁之高邪?对曰:接薄祜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笃故无心为吏。及母终柴毁骨立居墓次积年。备览众书,多出异义。性简率,不修俗操,乡里大族多不能善之,唯裴雅知焉。平阳太守柳澹、散骑侍郎裴遐、尚书仆射邓攸皆与接友善。出补都官从事。永宁初举秀才。友人荥阳潘滔遗接书曰:挚虞、卞玄仁并谓足下应和鼎味可无以应秀才行。接报书曰: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孝一皆不试接以为恨。荡阴之役侍中嵇绍为乱兵所害,接议曰:“夫谋人之军,军败则死之;谋人之国,国危则亡之,古之道也。荡阴之役,百官奔北,唯嵇绍守职以遇不道,可谓臣矣,又可称痛矣。今山东方欲大举,宜明高节,以号令天下。依《春秋》褒三累之义,加
绍致命之赏,则遐迩向风,莫敢不肃矣。”朝廷从之。及东海王越率诸侯讨颙,尚书令王堪统行台,上请接补尚书殿中郎,未至而卒,年三十九。
(选自《晋书·王接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
A.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B.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C.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D.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处士,文中是指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之士,即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有时也指等待分配职位的未仕之人。
B,这里指幼而丧父。古代常用鳏寡孤独这一词语,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
C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是指科举制中经过院试而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D足下属于称呼对方的敬辞,多用于朋友、同辈之间,古时也用于对上,而燕太子称荆轲为足下则是尊敬的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王接自幼丧父,哀痛身毁表现得超过礼数,乡亲们都称赞王氏有个好儿子,河东太守刘原听说此事后也感到好奇。
B.冯收认为王接优秀异常,居丧期间竭尽礼数,学习过目不忘,义理能触类旁通,具备了治理世事的美德,所以特地向刘原推荐。
C.王接博览书,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生性简朴直率,不修习世俗推崇的操行,乡里大族很多人都不能好好对他,只有裴与他交好。
D.荡阴之战,百官奔逃,只有嵇绍忠于职守来抵御不道之寇,被乱兵杀害,王接提议对嵇绍加以褒赏,以示榜样,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接薄祜,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笃,故无心为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孝一皆不试,接以为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绝 句
王 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8.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6)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