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简史》读书稿
【简介】
       《食物简史:浓缩在100种食物里的人类简史》内容分为基础食材、经典美食、特殊食物三大类,精选100种深入人类历史且遍布日常生活的食物。通过对每种食物的历史、起源发展、名人轶事等进行细致梳理,辅以特食谱、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以日常食物为线索串联起一部恢弘的人类发展简史。
【关键词】
       食物、历史、没事、文化
【内容亮点】
       1、面包是谁最先发明的?
       2、是谁把羊肉串带到中国的?
       3、调料是怎样被当成货币支付工资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是因为“吃”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吃的欲望,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了历史和文化的进程。咱今天这本书,就带我们穿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寻埋藏在各种食物里的人类历史。
       这本书是由著名的内容平台品牌“食帖”出品的。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关于食物和生活方式的内容品牌,擅长通过“食物 ”这个切入点,联结人文、旅行、家居、设计、艺术和阅读等多种生活方式,挖掘食物背后蕴含的人文和情感。到目前为止,“食帖”平台已经出版了《早餐,真的太重要了》《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等26本系列书,以及《孤独的泡面》《这是我的料理手账》等9本畅销单行本。
       在本书看来,食物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从饮毛茹血到煎炒烹炸,再到诗酒风雅,世界各国的美食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痕迹,留存着不同民族的喜怒哀乐。接下来,我就围绕食物的大致分类,选取一些有趣有料的食物,为你讲述这本书的部分精彩内容。
       第一部分,那些让人类填饱肚子的主食。早餐美食烹饪食谱书
       第二部分,助推人类进化的主菜。
       第三部分,曾经搅动世界局势的调料。
第一部分:
       首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那些让人类填饱肚子的主食。在人类历史上,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养活了世世代代的众多人类,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
       小麦起源于中东地区,驯化历史已经超过一万年,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以面包为主食的,而面包正是用小麦做成的。
       古埃及人是面包最早期的发明者,公元前1458年的古埃及女王哈谢苏特的坟墓里,就有作为陪葬品的面包。除了制作面包以外,古埃及人还学会利用小麦来制作啤酒,用来缓解口渴和补充营养。随着农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小麦的产量不断增加,面粉的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制作出了各种口味和形状的面包。就拿德国来说吧,居然制作出了13000多种面包。
       在众多面包制品中,比萨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披萨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当时,披萨是被拿来当盘子使用的,甚至还有人干脆拿它卷着食物当卷饼
吃。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比萨最初只是一种给穷人吃的食物,不放任何奶酪,只是番茄糊和一些便宜的蔬菜、肉类和香料。到了1889年,意大利的新王后玛格丽特对比萨很感兴趣,这才让比萨有了出头之日。到了19世纪末,伴随着意大利的移民,比萨漂洋过海在美国中西部各大城市落脚,并迅速发扬光大,成为风靡全世界的美食。
       如果说小麦是主食里的冠军,那么大米就是主食里的亚军。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米的产量仅次于小麦,而最早的大米出现在1.35万年前的中国珠江一带。考古证据也显示,早在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舂米的技术。大米除了做粥以外,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主食和糕点,比如米粉、米线、米糕等等。现在全世界的小宝宝出生后需要添加的第一种辅食就是米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从国外舶来的时髦食物,殊不知米粉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周朝,那个时候它的名字叫“糗”。根据《国语》的相关记载,专家推测,周朝的天子很可能是把米粉糊和当时的各种酸肉酱、梅子、盐等混合后来吃的。
       我们现在经常吃到的线状米粉,能够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中国南北朝时期,那时候有一本叫做《食次》的书,里面详细记载了米粉的制作过程。到了宋朝,江西地区已经能够制作出像缆绳一样长的米粉,叫做“米缆”,是专门给皇室贵族享用的高级食品。到了清末民
国的以后,米粉、米线这样的名字才正式出现。你看,仅仅通过这些名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中华特食物的进化史。
       对很多现代人来说,玉米是一种零食,茶余饭后吃上一穗,既解馋又饱腹。实际上,玉米也是一种主食,它可以做成玉米饼、玉米粥、玉米甜点,甚至还可以做成玉米糖浆,几乎应用于厨房的每个角落。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北美洲墨西哥特瓦坎谷的人们首先开始种植玉米。经过多年的培育以后,公元前2500年,玉米开始传播到美洲的其他地区,也从此走向世界舞台,尤其是在2018年,玉米成了全世界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尽管如此,玉米在俄罗斯却站不住脚。二战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解决国内粮食不足的问题,提出大面积播种玉米的倡议,历史上称为“玉米运动”。但是,赫鲁晓夫没有考虑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不适合种植玉米,结果导致很多农民颗粒无收,出现人民口粮不足等重大问题,以至于苏联人不得不在一段时间里依靠进口西方粮食度日。从此,人们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叫做“古古鲁沙”,俄语的意思就是“玉米棒子”。
       对于西方人来说,马铃薯曾经在特殊历史时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早在公元前8000
年左右,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马铃薯,到了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征服者把它带到了欧洲,17世纪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了中国。马铃薯刚传入欧洲的时候,地位很低,因为样子丑陋还被人看作是“恶魔食物”。1756年,欧洲爆发的“七年战争”引发了大饥荒,人们不得不开始吃马铃薯。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欧洲人已经把马铃薯当做最重要的主食。但是物极必反,欧洲对马铃薯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1845年,爱尔兰出现了马铃薯晚疫病,大片大片的马铃薯枯死,引发了持续4年多的“爱尔兰大饥荒”,近百万人在这场饥荒中丧命。但总的来说,马铃薯还是功大于过,它推动了欧洲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在19世纪最初的50年里,欧洲很多地区出现了空前的人发,工业革命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食物的人们就发明了快捷食物“炸薯条”,紧接着便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除了小麦、大米、玉米和马铃薯外,还有鹰嘴豆、藜麦等等主食,和人类发展同步进化,满足了人类的生活需求,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
第二部分:
       相比于能够让我们吃饱的主食,更能让我们垂涎欲滴的,就是各各样的菜品。接下
来,我们来看今天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令人垂涎欲滴的主菜。对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人类能够将各种生物作为副食品。就像有人戏称国内的吃货,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分成两大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在这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肉类、海鲜和蔬菜。
       烤肉,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美食,更是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以及各地烹饪方式的演化。比如,中东土耳其烤肉、南美巴西烤肉、美式烤肉、日韩烤肉还有我们的中国烧烤等等。
       说起中国烧烤,国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烤肉食品应该首选羊肉串。羊肉串是典型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食物,在民族融合、贸易往来时传到了中原地区。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羊肉串可以追溯到3世纪的东汉时期。一幅名为“庖厨图”的汉代画像石描绘了人们吃羊肉串的场景,其中有一个人手持扇面正在给烤架上的肉串扇火。根据史料分析,这可能和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有关,张骞不仅开辟了丝绸之路,还带回来了羊肉串以及烤肉用的西域调味品,比如胡椒、胡麻等等。
       然而烤肉再好吃,也有人不喜欢吃肉。但是却很少有人不喜欢吃海鲜。海鲜不仅味道鲜美,还为大脑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学会从海
洋里获取蛋白质。大约4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祖先就开始利用工具捕捞鱼虾。公元1世纪,北美东南部已经有人类捕捞海鲜的考古学证据,考古学家在人类的下颌骨中发现了虾的痕迹。到了14世纪,英国人发明了拖网捕鱼的方法,可以直接扫荡海床底部,收获大量的虾。到1376年,爱德华三十因为这种拖网具有破坏性,就禁止了这种捕捞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龙虾是餐厅的高档菜。事实上,在18世纪早期,龙虾是囚犯、奴隶和贫民的食物。当时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甚至有仆人请求主人在雇佣合同里写明,不要在伙食里出现太多龙虾。这是因为,北美洲海边的龙虾数量太多。传说海边巨浪来袭之后,这些长相奇怪的大虾堆积如山,能够达到六七十公分高。在美国印第安人看来,龙虾不能算是食物,只是肥料而已。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结束,奴隶制被废除,龙虾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喜欢上它鲜甜的口感,龙虾渐渐摆脱了“贫民”的标签。二战开始前,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有钱的美食爱好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龙虾吃,这导致龙虾价格飞涨,成为餐厅的高档菜品。
       海鲜虽然好吃,但价格太高,而且吃多了也会腻,因此对人类来说,蔬菜始终是主菜必不可少的主角。蔬菜的做法千变万化,但有一种简单而又适合所有人的做法,就是蔬菜
浓汤。蔬菜浓汤说白了就是把很多种蔬菜放在一起煮,因此既有营养又味道多变。至于具体要用哪几种蔬菜,就要看各家的独创菜谱了。在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美食家阿皮基乌斯在著作《论烹饪》中记录了一份菜谱,主要食材包括鹰嘴豆、蚕豆、洋葱、大蒜、猪油和绿蔬菜等等。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蔬菜浓汤还加入了卷心菜、蘑菇、胡萝卜、芦笋等等。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材的变化,蔬菜浓汤的做法也不断改变,加入蜂蜜、肉块等食材的奢华版还成为古罗马人举行庆典时必备的食物。
       有些蔬菜不仅能够提供营养,还能给人治病,比如起源于地中海的花椰菜。公元前2500年左右,希腊人就开始种植花椰菜。到了公元9世纪,欧洲各地开始普遍种植这种营养丰富的蔬菜。18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大规模流行。欧洲的布哈尔夫医生把花椰菜的茎叶榨汁,做成糖浆,成为专治咳嗽和的良药。由于这种糖浆价格低廉,在当时救了很多穷人的命,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花椰菜都被称为“穷人的医生”。直到现在,花椰菜由于能够降低乳腺癌、直肠癌以及胃癌的发病率,被许多国家列为抗癌食品。
       总的来说,肉类和海鲜为人类提供了大量蛋白质,直接给大脑提供营养,助推人类进化。蔬菜则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营养,甚至发挥了治病救人的效果。
第三部分:
       对于吃货们来说,对食物的要求不仅限于食材的好坏,还需要酸甜苦辣咸等千姿百态的滋味来增加食欲。接下来,我们来看今天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曾经搅动世界局势的调料。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实在人类发展史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调料引发的。
       首先就是食盐。在调味品中,盐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做菜时可以不用酱油,可以不用醋,但却不能不用盐。可是你知道吗,盐是最古老的食物调味品之一,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约在8000年前的史前时代,欧洲就出现了人们对盐矿的加工痕迹。公元前5400年,欧洲人就开始用盐来交换必要的生活物资。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盐被当做货币使用,价值等同于黄金。在中国古代,朝廷还通过控制盐的生产来掌握贸易,利用盐来增加税收。一些欧洲国家还用它来作为军队和远洋舰队的资金来源,甚至为了争夺盐矿资源而发动战争。在那个时候,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对盐的掌控,那么它只能选择依附或者消亡。在印度独立之前,圣雄甘地就曾经在1930年组织400千米的“食盐长征”,来挑战英国征收的盐税,呼吁英国人退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