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中,吃货不少,但像苏轼那般爱吃、精吃,并专门为美食写诗词赋的,恐怕没有别人了。从猪肉到河豚,从荔枝到羊蝎子,让我们来看看一代文豪吃货是如何养成的。
图 | 淋汗老叔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地。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从轻发落的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却也是他最为“诗意”的阶段。《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都是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这首《初到黄州》是苏东坡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绪。开篇便是自嘲“平生为口忙”,因乌台诗案“事业转荒唐”。接下来一句却开始赞美起“鱼美”和“笋香”,失意之中还不忘美食,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古代文人的美食食谱苏东坡对猪肉爱的深沉,还为其专门写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诗《猪肉颂》。这首诗和东坡肉都诞生于苏轼被贬于黄州。
这不仅仅是一首对于猪肉的赞美诗,还教会你做猪肉的基本方法——微火煨炖。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图 | 淋汗老叔
在牛羊肉盛行的唐宋时期,苏轼身体力行为猪肉正名。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曾说“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对此,苏轼表示这纯属扯淡。
他曾用猪肉比喻自己生平所学,在《答毕仲举书》写道:“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
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你的学识好比龙肉,我的学问好比猪肉。猪龙之间虽然有差别,但是你整日说龙肉,不如我吃猪肉既美味又管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