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不离世 旷而有为 旷而智慧——论苏轼其人其作的旷达
余颖
【摘 要】苏轼之旷达,古今论者较多,但多及其一端,总不能全面把握苏轼旷达之特质。细考苏轼之诗词文作品,并对照其人生经历,可以发现苏轼之旷达,其核心在于他能做到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
画谜大全及答案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3岁上清华
【年(卷),期】2011(026)009
【总页数】3页(P13-15)
【关键词】苏轼;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
【作 者】余颖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6.7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旷达之气的文人并不少,如庄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等等。但庄子之旷达其核心在于无为;陶渊明之旷达重在隐逸;李白之旷达是旷而浪游;欧阳修乃是旷达潇洒;黄庭坚则是旷达以自慰,苏轼的旷达却大异其趣,他是旷达而不离人世,旷达而有所作为,旷达而充满智慧。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1]10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终年66岁。用林语堂的话说:“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2]18其一生可谓命途多劫。从21岁进士及第入仕到66岁病逝于常州,为官40多载,辗转大半个中国,如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
州等。虽曾有一年内累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也即帝王师的经历,但也曾有因政敌诬陷而坐系御使台狱一百三十天的体验,总体来说,失意时多而得意时少,尝尽了宦海沉浮所带来的艰难困苦。但即使受人诬陷身系御史台狱,苏轼也没被苦难击倒,出狱后仍是从容不迫地存活于世界之上,潇洒于宦海之中。
看他从御史台监狱出来后,在去黄州途中所写的诗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3]994,整首诗充满了幽默、清新与欢快的情调。监狱中惶惶不安,生死未卜的心情,显然已经被黄州城好山好水以及美食所驱散。到黄州后,他虽一度“杜门斋僧,百想灰灭”[1]1661,但还是没有否弃现实,否弃人生,只是借佛老式的“闭门”、“清静”,为“自新之方”[1]391,思考怎样完善自己的现实人生。所以,当道者邀他作“藩外之游”[1]410时,他不愿做方外之士,说自己建雪堂的目的只是为了“凄廪其肌肤,洗涤其烦郁”[1]412,树立起一种通脱旷达的人生观,既不脱离现实人生,傲睨万物,又不拘泥现实,汲汲于功名利禄,所谓“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1]412。正因此,逐渐地,他爱上了这黄州,爱上了他亲自躬耕的东坡:“莫嫌荦确破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3]1134,即便东坡之路“荦确”,即使人生之路、宦途之路不平,也不生厌,因为爱这竹杖与荦确之石相撞的锵然之声,爱在苦难中使人生得以升华。因而他到惠州便也爱上了惠州,有诗为证: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苏轼66道美食食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写满了对岭南风光,以及卢橘、杨梅美味的由衷赞美,无丝毫自伤身世之心,反而触处生春,决定长作岭南之人。到儋州时,“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1]1628,幼子夭亡,爱妾病死。面对这样的境遇,他的态度仍是旷达处世。你看一下这首诗: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此诗写贬居海南时取江水煎茶,而且是“自取”、自舀、自“分”、自“煎”、自斟、自饮,夜深而无倦意。你看他这副认真细致,亲自操作,悠然品味,乐在其中的情态,哪里会想到他是一
个被贬官千里的官吏,而简直就是一个活得很潇洒、很鲜活的山中茶农和茶艺高手。到徽宗时,遇赦北归。回顾谪居海南以来,独自在荒僻的海岛上磨难的经历,他九死不悔,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3]2218,其坚韧达观与对人生的热爱,着实令人敬佩。
当然,苏轼之旷达入世不仅在于他能跨越痛苦,热爱人生,也在于他善于生活,能够深入领悟生存之道。以烹饪为例,他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羹”等。“东坡羹”便很有名,吃过的人都觉得味道非常鲜美,纷纷向他请教,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篇《东坡羹颂》。他做的“东坡肉”更是享誉千载,他在《猪肉颂》中写道: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孕妇感冒可以吃什么药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鸭卵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不仅其乐无穷地写出了“东坡肉”的制作过程,而且还写出了自己吃“东坡肉”时的腹满心惬。
并且,苏轼还是一个善于和各类人亲密相处,且极幽默、风趣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2]11。苏轼贬居黄州两年时生活极其贫困,正是他的朋友马正卿设法帮他弄到了十几亩地,他才得以躬耕,才求得温饱。由黄州改迁汝州时,“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4]506。途经金陵时,已经罢相退居的王安石亦“劝我试求三亩宅”[3]1191,与他相从林下。居常州时曾写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说他们之间“谈空说有夜不眠”[3]1269、“我自兴尽回酒船”[3]1271。通判杭州时,还与乡僧愉快交往:“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3]390后来知杭州时,常与友人、同僚游西湖:“还来一醉为湖雨”[3]1557、“卧听谡谡碎龙鳞,俯看苍苍立玉身”[3]1599。初到惠州,即与当地父老关系密切:“却行咏而归”[3]2006,“步从父老语”[3]2006。新居建成后,与邻舍林行婆、翟秀才关系极好,“邻火村舂自往还”[3]2092。贬居海南儋耳时,在“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3]2184的困境中,他常常受到黎族人民的友好款待:“明日东家当祭社,只鸡斗酒定膰吾”[3]2184。无论是曾经政敌,旧日同僚,还是亲朋好友,山野百姓,佛徒僧人,他都能够友好相处,在逆境中享受着深深的人间真情。
可见,苏轼之旷达,乃是立足于现世人生。他以坚定执著的信念,行走于波涛汹涌的仕途,没有因坐御史狱而归隐田园,也没因奸邪鼠辈陷害而同流合污。他的一生既是面对现实的一生,也是超越现实的一生。如其所说:“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爰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清非浊,非律非禅。”[1]638
苏轼年少时,“奋厉有当世志”[3]2614。儿时读石介《庆历圣德诗》,景仰范仲淹、欧阳修之为人。后来读到《范滂传》,决心为国舍身取义。入京应试进士及第后,更是写下了大量的策论阐述他的政治主张。及至应制科考试入为第三等,得到签书凤翔判官的实职之后,一到任便针对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提出自己“裕民”的主张。他关心民生疾苦,反对土地兼并,凤翔城北有一座唐末李茂贞的庄园,占地极广,苏轼见到后,深有感慨,写道:“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3]161面对干旱,他总是极虔诚的履行求雨的职责,著名的《喜雨亭记》就是在嘉祐七年一场及时雨之后写成的,表现了苏轼的心怀国家与心怀百姓。在杭州担任通判时,一方面,作为一名爱民如子的地方官,他“几乎席不暇暖,奔走于四方八县,时而防涝,时而抗旱,时而捕蝗,时而赈济灾民”[5]75。另一方面,他也拿起手中的笔,表示对于农民的深切同情,如《吴中田妇叹》一诗,全诗就是以一位田妇的口吻,诉说农民在天灾、虐政之下,生不如死的痛苦遭遇:“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幼儿园大班语文试卷
赴密州时,在羁旅行役的劳顿中,苏轼写下了《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一词:“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抒发辅君济世,大有为的雄心。如词中所写,知密州期间他克尽职守。在发生严重的蝗灾时,他一面要求朝廷免税,一面虔诚地斋戒吃素,为民祈福。针对大灾后民多弃子的状况,他设法招人收养,且亲自沿城捡回弃婴,还写下“洒涕循城拾弃孩”[3]625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痛楚心境。徐州任虽不到三个月,恰遇黄河大堤决口,面对“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3]840的险情,苏轼率领民众筑堤守城,“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3]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