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66道美食食谱苏轼的美食慢生活
幼儿园六一活动总结作者:***
来源:《醒狮国学》2017年第06期
        若要推选出一个与食物关系最紧密的历史名人,当属北宋文学家苏轼无疑。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可他在屡遭贬谪的冰霜苦旅中,始终以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天性对待人生磨难,且在逆境中随遇而安,独辟蹊径地从食物中发掘生活的清欢有味,无意中成就了一段自得其乐的“美食慢生活”。
亨氏番茄酱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并被贬至湖北黄州。当时,黄州的猪肉价贱,当地人都不稀罕吃,这让俸禄甚微的苏轼喜出望外。他买来猪肉,用慢火清炖,然后加入酱油等调料,做出鲜香美味的红烧肉。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猪肉赋》:“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苏轼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小人陷害的影响,反而从亲手创造的美食里,享受到了生活的别样乐趣。
鼠来宝1电影完整版
        后来,苏轼出任杭州太守,看到西湖淤塞,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便亲率全城吏民疏通湖巷,
清理淤泥,修筑“苏堤”,恢复良田灌溉。杭州城的百姓出于感激,纷纷送来他爱吃的猪肉。苏轼推辞不掉,只好收下,吩咐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煨得泽红亮味醇汁浓,犒劳清淤筑堤的民工。这道饱含温暖情意的“回赠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东坡肉”,并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杭州名菜。
        西湖盛产大鲤鱼,这让一向喜欢因地制宜、利用低廉易得的食材变换出美味佳肴的苏轼,又得到了展示烹饪技艺的机会。选好鲤鱼后,冷水洗净,擦上一些盐,鱼肚里塞上白菜心。然后入油锅,不用翻动,一直煎至半熟时,放几片生姜、蒜白,再浇一点咸萝卜汁,洒几滴黄酒。起锅之前,丢几片橘子皮,盛起来乘热尝鲜。这种做法很快被人争相效仿,并称之为“东坡鱼”。
        春天的杭州,更多鲜嫩味美的时令佳蔬,其中就有苏轼推崇备至的春笋。他曾写下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想不俗也不瘦,竹笋焖猪肉”,算是以晓白通俗的语言,道出了春笋与猪肉的天生一对。直至今天,我們的日常菜肴里,依然遵循着这一黄金搭配法则。吃是一种趣味,将吃表达出来又是另一种趣味,但无论哪一种趣味,都离不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独到感受。
浮力练习题
        苏轼晚年时,被贬往岭南的惠州、儋州。热带气候孕育的丰盛瓜果,让他尽情品味到了素食之美。惠州的荔枝深得他的喜爱,他在大饱口福后,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诗句,为这种水果留下了千古美名。因为经济拮据,有时也会采摘一种野生藤菜果腹,可他做成羹汤后,觉得其味堪比西湖莼菜,当即赋诗赞美:“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可见,再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无法阻挡他对美食的孜孜眷爱。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谓是一段漫长的贬谪岁月。他在辗转奔波的崎岖跌宕中,不仅要承受政敌的排挤,仕途的失意,才华不得施展的苦闷,还要面对物质生活的窘迫。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颓废消沉,而是时时保持一份从容淡定的旷达襟怀。从自己动手的丰衣足食中,寻生活的乐趣,把舌尖上的物欲享受,升华为一种具有审美情趣的高雅艺术。并将美食这一普通的生活题材,融入到诗词作品中,酿成一朵独具鲜香滋味的文化奇葩。宝宝胎心
        苏子的美食之旅,堪称一场伟大的人生修行。煎炒炸煮即是千锤百炼,酸甜苦辣就是百味人生,所以他一路走、一路吃,不惧岁月艰难,也不怕人心险恶,在尝尽大江南北的各式美味之后,寫出了人生有味是清欢,也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懂得享受美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可以如苏轼这般,从简单朴素的食物中,领悟到美食慢生活所氤氲的趣味横生和诗意盎然。那一双既能调合美味又能笔走游龙的妙手,硬生生将别人眼里的忧苦不平,神奇般地揉捏成活生香的一朵花、一首诗,让我们品读至今,仍然香气袅袅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