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患者忌宜
(一)禁忌
1、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情志刺激;
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高温油脂中含有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二)宜食
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5、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
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胆囊炎饮食调理
近几十年来对胆囊炎、胆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饮食营养与胆囊炎、胆结石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胆固醇结石与人们的过度营养有关,而胆素结石又与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不无联系,胆素结石的发生还和胆道蛔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些认识,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
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英语儿歌下载(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
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转变,鱼、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过多而引起的“富贵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胆结石。要预防这些“富贵病”,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kg,肉1.5kg,鱼0.5kg和水果1kg。当然,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
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素结石的发生。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我国患胆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但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素结石仍很常见。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素结石也很有帮助。(5)积极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以防日久发生胆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胆囊炎胆石症饮食调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胆囊具有浓缩、储存胆汁的功能。胆囊炎常因胆道内寄生虫或细菌感染、胆汁滞留或胰液向胆道反流等引起,也常继发于胆石刺激和梗阻。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胆囊炎的炎性渗出物,可成为胆石的石核。
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胆石症按结石部位可有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之分;按结石性质有胆固醇结石、胆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之分。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痛,急性发作时呈绞痛,多在油腻食物及饱餐后的夜间或清晨发作,而慢性病人疼痛呈隐痛。病人可伴恶心、呕吐、厌油、嗳气等症。胆囊化脓时可有高热寒战,胆道阻塞可伴黄疸。病人
一般呈周期性反复发作。
(一)饮食原则
1.急性发作胆绞痛时应予禁食,可由静脉补充营养。
适合胆囊炎患者的美食食谱大全
2.慢性或急性发作缓解后,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300~350克。蛋白质应适量,过多可刺激胆汁分泌,过少不利于组织修复。
3.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
4.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5.大量进饮料有利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6.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8.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氽、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忌用熘、炸、煎等。高温油脂中,含有等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9.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衍生七星茶
(二)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
花卷(面粉50克)
酱豆腐10克
酱甜瓜10克
加餐:西红柿汁(西红柿100克、糖5克)
蛋糕25克
午餐:大米软饭(大米100克)
爆鱼片(青鱼100克、笋片20克)
炒苦瓜(苦瓜100克)
加餐:藕粉50克,加糖5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
发面饼(面粉50克)
肉末豆腐(瘦猪肉20克、豆腐100克)
拌黄瓜丝(黄瓜100克、粉丝20克)
全日烹调用油25克
全日热能8337千焦(1985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品摄入。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
3.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如肥肉及动物油脂,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摄入比例。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
(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从严控制在每日20克,逐渐过渡到中度限制每日40克。一般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
(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4)蛋白质应按正常需要量或偏低,以每日供给蛋白质50克~70克为宜,但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品,如脱脂奶、蛋清、海鱼等。
(5)注意维生素摄入,尤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
(6)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7)采取少吃多餐,注意多饮水。
急性胆囊炎病人饮食应如何安排
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多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里面浓缩的胆汁不能排出而引起胆囊胀大,浓缩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较易并发细菌感染。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炎症加剧或恶化。饱餐、吃过多油腻食物、劳累等均可诱发胆囊炎和胆绞痛急性发作。因此,为抑制胆囊收缩,在胆囊炎和胆石症急性期应禁食,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急性期渡过后,可以进食时应食用纯糖类流食,如米汤、果
汁、果冻、藕粉、杏仁茶等。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缓解后,可给低脂肪半流食或低脂肪软饭,少吃多餐,并继续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义乌复元医院
慢性胆囊炎要少吃油腻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们吃进脂肪食物后,十二指肠即分泌一种能使胆囊收缩的激素叫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在很短时间里可使胆囊发生剧烈的收缩,使胆汁自胆道排出,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含有胆盐成分,胆盐能激活脂肪酶帮助脂肪乳化,使脂肪滴变得更小,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的病人,因胆囊有炎症,对疼痛十分敏感,如此时摄入过多的脂肪,胆囊收缩素就会分泌增多,使胆囊强烈收缩,加重胆囊炎症,致胆囊水肿和充血加重。胆囊内的结石在胆囊收缩的推动下进入胆管造成堵塞,使胆管内的胆汁不易排出,从而发生剧烈的胆绞痛。因此,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人要少吃油腻食物,以免引起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或疼痛。
患有胆囊炎不宜服人参
老人患有胆囊炎等疾病不宜服人参进补
人参虽为大补之品,但并非人人适宜。现代研究证明,以下一些老年人不宜服用人参。
失眠患者:人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擅自服用人参只能加重失
眠症状。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人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人参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
阿尔法狗下载身体健康者:身体健康的人当以饮食和体育锻炼为强身之道。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
舌质紫暗者: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淤滞之象,如服用人参会使气血凝滞加重,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舌苔黄厚者: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湿润,舌苔黄厚则表示消化不良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症状。
红光满面者:临床发现,红光满面的人情绪易兴奋,血压常偏高,再服用人参,会导致血压上升、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等。
大腹便便者:此类人服用人参后,常常食欲亢进,出现体重猛增、反应迟钝、头重脚轻之不良感觉。
发热者:发热者应先查明病因,不可因病体虚而盲目进补,感冒、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后犹如雪上加霜,会使病情加重。
胸闷腹胀者:此类病人服用人参后,常会出现胸闷如堵、腹胀如鼓等症状。
疮疡肿毒者:此类病人体内必有热毒,服用人参后会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