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食谱思维导图《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报告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小娃娃跌倒了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从人类出现开始,饮食便于人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饮食都是人们的一件大事,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必不可少。在阴法鲁等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第二十一章中,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丰富的饮食文化,其间举了大量的例子,内容准确、资料丰富,用平易近人的话语为我们讲述关于饮食文化的知识。
饮食首先离不开的是餐具。远古时代的人类并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来享用食物,更别提容器和取食用具,这时人的方法只有用手——动物的取食法,这也显示着人类并没有脱离动物的行为。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饮食上的要求更高,不再满足于生食,也就发明出了各种烹饪工具和取食器具。我们现在日常用勺子和筷子,便是古老的中国人的发明产物。我以前一直觉得餐叉是外国人才有的器具,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在五千多年前的史前时代,古中国人便开始用餐叉,只不过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没有将它作为进食工具的首选,而基本将其淘汰出了餐桌。究其原因,很显然是由于筷子。虽然筷子是人们公认的最难掌
握的一种进食器具,但是筷子的轻巧、灵活、适用等的诸多优点使它的地位稳如泰山,始终没有动摇。有人曾经表示,中国人的聪明有一部分原因是从小使用筷子,因为使用筷子的诸多技巧可以锻炼人的大脑,使思维更加敏捷。筷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无论是人们的日常饮食,还是重大的皇宫盛宴,筷子不可或缺。另外,筷子也寄托着亲情,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经历家人手把手教你使用筷子的情形,在一次次的教学之中,我们的情感在一步步的升华。
我们都听过“一言九鼎”,“九鼎”为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也听过“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势力的对立。“鼎”在刚开始时只是作为烹饪食物的器具,后饮食等级制度确立且被原封不动地用于埋葬制度中时,鼎也就被看作了地位的象征。在商代,鼎成了礼乐制度下第一等的礼器,成了贵族的专有物,也就演化为了权力的象征。在3000多年以前,贵族就将烹饪食物用的鼎作为地位的象征,权力的象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帝王贵族们对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可见饮食在中国古代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看到图片中鼎的样子,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现在随处可见的火锅,不过火锅与鼎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吃火锅,但是在当时只有贵族们才能用上鼎,我们现在享用着以前只有贵族才有的美味,岂不快哉?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地理差异、气候温度、自然产物各不相同,这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传统和特,由此也产生了不
同的菜系与风格。中国的菜系可以划分为多少个,其实说法不一。有人说四大菜系,也有人说八大菜系,还有人说十二大菜系。其实,中国的菜系肯定远不止十二个,因为每个地区的菜系其实都不大相同,这时如果真的要划分,就得看划分的标准了。就像中国的方言,拿我最熟悉的河南话举例,每个市方言都不大相同,而且有的市的方言和一般认为的河南话差别很大,就比如焦作。焦作地区的方言与周围各地均不同,这又该如何划分,自成一派吗?如果依照这种标准,中国的方言大概就数不清了吧。不过虽然菜系划分存在问题,但人们认同中国八大菜系的多,分别为: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如果问我你认为哪个菜系最精,那我只能说每个菜系各有千秋,无从评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菜实谓及全国众菜精华,辽、金、元、清等北方少数民族都曾在北京定都,他们从北方带来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美食,而明朝的迁都北京以及各朝代的南方地区商人的向北经商,又给北京带来了各种南方的美食,使得北京的菜系愈发丰富多彩,而吸收了各大菜系的优点的京菜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独一无二的菜系。
按书中所说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各地饮食文化不同,我随即产生了一个疑问:哪种饮食文化是各地都有的?我想大概是酒文化了吧。中国可谓是酒的国度,酒的种类数量都可称之为世界之最。同时,古代的饮酒之风也是盛行。无论年龄,无论地域,无论阶级,将酒举起的那一刻,每个人的情感像是交织在了一起。中国古代的酒文化,是一种符号、一种表达、一种情感。同时,酒又常常和文人联系到了一起。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酒可谓是随处都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普遍都爱喝酒,或小酌或狂饮,总是要喝的。他们也爱在醉酒之后即兴作诗一首,有人说,古代诗人的很多诗句都是醉酒写出的,对此我不能否认。并且,仔细推敲古文古诗会发现,有很多在半醉半醒中写的诗,是在正常情况下写不出来的,那种灵性的语句,只有在醉酒的时候才会写出。因此,在醉酒时将自己的才情尽情的抒发,也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另外,中国古代酒文化更寄托着情感。或喜悦,或痛苦,或思乡,或羁旅,或哀愁,或愤懑,人们在一杯酒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国文化经历着交叉与融合,饮食文化也是其中一项。主要是南北融合以及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入。究其原因,一是朝代的更迭,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例如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建都北京,在当时居住在北京的有汉人、蒙古人、南人、和目人。蒙古人和目人带来了草原风味的饮食文化和异域风味的饮食文化,而南人带来了南方饮食文化,使得元朝时北京形成了以北方饮食为主,还参杂了南方饮食、蒙古饮食和异域饮食的多种饮食文化交融的情况。二是朝廷的迁都。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在政治与经济中心北移的同时,南方的贵族世家、商人学者纷纷北移,为北京带去了各种南方美食。南味的大规模北移,极大的促进了南北方饮食文化的融合。再比如宋朝南迁,带去了大量的烹调高手,将北方的饮食文化向南传播。三是战乱。古代朝代不稳定时战乱频发,无数的人们流离失所,这其中有普通百姓,也有商人世家,还有民间大厨,在辗转各地避难的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饮食文化传播到各地,极大的促进了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四是皇帝贵族对异国异地的物产有特别的嗜好。比如东汉末年灵帝刘宏对胡食狄器有特别的嗜好,他喜欢各种胡化的东西,当然少不了吃胡食,而因为皇帝的喜爱,京师贵戚也都学着皇帝的样子,从各地引进各种食物,一时间风气盛行,以至于普通官员和百姓也吃胡食,大大促进了胡食传入。四是中国古代的外交事业。在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来了远国的当地特产,扩大了饮食文化交流的广度。而周围附属国给皇帝的上贡之中,也少不了当地的最具特以及美味的美食,这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
藤野先生课件
从世界各地引进的各种外来美食,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也给古今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实惠。比如明朝时从美洲地区引进的玉米、辣椒、花生和红薯。中国原有调味的五位体系中辛而无辣,辣椒的引进使烹饪的味道类型扩充,与其他的调味品一起又诞生出了很多新的味道。对于我这样爱吃辣的人,我认为当时引进辣椒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饮食文化汇入。而玉米、花生对中国人的价值更不用说,现在还是主要粮食产物,支撑着很多人的生活。如果缺失了这几种粮食作物,我想这对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造成有些地区的饥荒。
在饮食文化日渐丰富的同时,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把饮食寓于娱乐之中,从先秦到汉代不断发展,在唐朝时由于风气的不被拘束与自由达到了更高的境地。贵族皇族总是走在饮食潮流的最前线,不断地换着花样。这其中,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奢侈之风的盛行尤为严重。王公大臣们互相攀比,每天花在饮食上的钱财不计其数,并且每顿饭都要浪费掉不计其数的食物,有的食物甚至没有动筷子便已经被倒进了垃圾堆里。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奢侈之风的倡导者,他的大臣和亲信有许多也都是因为奢侈著名。在《中国古代史文化》这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他和他的大臣亲信们奢侈的具体情况,看了之后我真的十分惊叹,他们在饮食上的奢侈之风令我直呼浪费。明明有既便宜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要用那些既贵,吃
起来又不如原版的东西呢?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有钱?这样的行为我只能说是不可理解。除了晋朝,其他的各朝各代都存在着饮食上奢侈,在这其中有人不忍心这样挥霍,提出”减膳“,但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处于那种风气之下,反对才是令人奇怪的。这也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有时一种风气会愈演愈烈?我想,在一种风气被大家接受时,所有的反对意见都是让其他人奇怪的,而人们为了使自己不与其他人发生隔阂,总会顺从着大多数人的想法,随大流,从而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进一步扩大。
那么这种奢侈的风气在中国古代一直持续吗?当然不是。在北宋时期,社会风气一度节俭质朴,究其原因,是北宋时期士大夫的积极倡导。一切风气皆有源头,奢侈之风的盛行是有人将奢侈开了头并倡导,相反当有人将节俭之风始发并倡导时,便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节俭之风。很显然北宋时期是后者。因为有了士大夫们的倡导,后继的人们都开始学习他们的节俭之风。这其中,便出了很多名人雅士。北宋时期,有一批人,他们即使是身居高位,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极为节俭的。这其中,司马光、范仲淹、范纯仁可谓是节俭界的楷模。他们淡泊素雅,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并没有攀比之心,亦没有炫耀之意,奢侈繁华的生活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淡泊素雅,在日常吃饭时,并不追求大鱼大肉,只要能吃够吃便好,他们不仅在日常如此,在待客是也是遵循节俭原则。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范仲淹就是典型人物。在他担任参知政事时相当于副丞相,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显贵了,日常饮食肯定会有变化,但是他还是原来的那种吃食,“以清苦俭约称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再观他的儿子范纯仁,显然范仲淹的家教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范纯仁在担任高官为宰相之时,也不敢违背家法。当范纯仁的同僚同他说升官了可以改变家法的时候,他说待客时加了两块肉就是变了”家风”,这样的素雅,令我敬佩。他们是素雅淡泊的,但他们并不苦,不是苦行僧,他们在饮食上节俭,但是在他们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十分快乐的,就像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的那样“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们在素雅的生活之中可以发现无限的乐趣。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并不是奢侈的、昂贵的东西才会使人快乐,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在淡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很多的快乐。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追求
名牌大牌,但是他们真的快乐吗?如果快乐,那么他们的这种浪费真的值得吗?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寻生活的快乐,并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环保教材饮食文化的繁盛,饮食业的兴旺,是经济繁荣的一大标志。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中,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不吃早餐的12大危害,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
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其中汴京人的饮食是画中的一大重点,在街道两旁的商铺中,有很多都与饮食业有关。其实现在也是一样,在市中心的商业繁华地带,关于饮食的商铺占了很大的比例。经济繁荣,人们必然会提高自己的消费,而在各类消费中,饮食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人们在饮食的消费就会加大,显然根据供求关系,饮食业会随之而来兴旺。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最开始产生于饮食间,饮食礼仪是中国礼仪的基础。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各种场合都要有“礼”的约束,而作为礼仪基础的饮食礼仪,当然有很多的规矩。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书中写道“敷衍是时入座的位置很有讲究,要求‘虚坐近后,食坐近前’。”在就坐时要坐的靠后,这样显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而在开始吃饭后,要坐得考前,这样在吃饭的时候不容易将饭菜洒落,保证吃饭的方便。“食至起,上客起”,顾名思义,就是在上菜的时候要起身,在有贵客到来的时候也要起身,以示尊重。“进食之先,等馔品摆好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行祭,是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在吃饭前祭祀,以报答发明饮食的祖先。除了以上列举的以外,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再一一列举。那么我就产生了疑惑,要那么多的餐桌礼仪有用吗?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是有用的,原因如下:一是中国人注重个人修养,制定餐桌礼仪可以提高人们的
文明素养,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二是这些餐桌礼仪可以很好的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他人。三是这些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们的用餐更加的方便。